第十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1937年-1945年)一、全面抗战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中国民族危机愈来愈深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抗战,消灭共同敌人”的口号(2)重庆谈判,国共两党达成共同抗日、团结抗战的共识3.抗战初期的军事和政治形势:(1)中国处于危急状态,但发动了坚决的抵抗(2)日本占领了
第十章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1937年-1945年)
一、全面抗战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中国民族危机愈来愈深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抗战,消灭共同敌人”的口号
(2)重庆谈判,国共两党达成共同抗日、团结抗战的共识
3. 抗战初期的军事和政治形势:
(1)中国处于危急状态,但发动了坚决的抵抗
(2)日本占领了大片领土,但没能达到侵略的目的
(3)中国民族抗战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二、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建设
1. 游击战争的发展: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放弃了战略游击战和民兵战争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对日本侵略军造成了严重打击
(3)游击战争的发展总结出了抗击侵略敌人的基本经验
2. 根据地建设:
(1)在游击战争的基础上,共产党扩大了根据地
(2)根据地建设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
(3)根据地建设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达到了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发展的效果
三、重庆谈判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1. 重庆谈判:
(1)瑞金会议的决定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3)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制定共同政策,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2. 第二次国共合作:
(1)国共两党建立了联合政府
(2)共同推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3)国共两党合作实现了“文化救国”的目标
四、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2)中国民族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2. 中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中国抗战动员了超过2000万部队,消灭了110万日本军队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3)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受害者,始终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一切活动
五、抗日战争胜利
1. 总体胜利:
(1)中国革命吸取经验,紧密联系世界革命,发动了整个中国人民壮烈的抗战
(2)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的经验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2. 抗日战争胜利的不足:
(1)中国民族危机仍然很深,社会主义和工业化建设逐渐走上政治修正主义的路子
(2)国民党政府在他们占领的领土上继续独裁统治,对民主的呼声置之不理
3. 外部影响:
(1)美国的帮助,使得抗战胜利
(2)苏联的胜利,为中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3)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领导了一场人民战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