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百科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100

时间:2023-08-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历史百科

28.党政军:指中国共产党、国家政府和民兵武装,是中国社会最具权力的三个机构。

1.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在1911年。

2.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场以启蒙思想和民主理念为主的文化运动。

3. 四五运动:1945年5月4日后的一系列精神解放和社会转型中的一次社会政治运动。

4. 反右斗争: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场严厉斗争,批判和清洗“右派分子”(指反对当时的共产党政策者)。

5. 大跃进:1958年至1962年间,中国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实施的一项农业和工业计划经济发展战略。

6. 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间,毛泽东发起的一场强调革命精神和毛泽东思想的运动。

7. 三面红旗:19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架构中的核心口号。

8. 神经;孟:中国近代四位知名政治家之一,曾任北洋政府总理。

9. 蒋介石:中国近现代历史中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中国国民政府主席。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11. 文革:文化大革命的简称,指1966至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12. 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击美国珍珠港,使美国正式参战,东亚战争爆发。

13.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反抗战。

14.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爆发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15. 观念形态:1978年中国政府创办的官方新闻机构。

16. 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的简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推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17. “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香港、澳门地区提出的特殊政治体制、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安排。

18. 长征:中国共产党内战时期,1934年开始的一次从南部到西北部的长途跋涉。

19.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中国全面爆发,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正式开始。

20. 反对派: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同意毛泽东的政治路线和思想的人们。

21. 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四旧”:指毛泽东主张批判的思想、文化、文物、习惯等方面的陈腐老旧习俗与制度。

22. 地主阶级:旧中国社会的统治阶层,代表着地主贵族、士大夫等优越阶层。

23. 二十一条:政治教育规定的中国国家政策,旨在强调官员的忠诚和革命纪律。

24. 民选:指按照民主原则进行的选举,国家和社会制度民主化的基础。

25. 海峡两岸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两岸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具有重要政治和经济意义。

26. 军经联盟:旧中国时期的一个政治组织,以国家主义精神为核心,成员主要为国民党和军队。

27. 河蟹:土语,指中国大陆对民意和现实有所忧虑和抱怨。

28. 党政军:指中国共产党、国家政府和民兵武装,是中国社会最具权力的三个机构。

29. 造反派:指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支持的极左派,主要由革命青年、工人阶级和农民组成,意图推翻旧社会、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思想解放。

30. 古田会议:1929年党的党外组织代表和红军代表参加的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了毛泽东的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小组织向全囯推广。

31. 八五计划:指1985年至1990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蓝本,强调技术和现代化建设。

32. 文革三期:指1970年至1972年期间的文化大革命的第三阶段,主要是政治危机,导致国家政治经济困难。

33. 三反五反:1951年中国共产党展开的一场批评和惩治企业家、商人、高级管理人员和地主等腐败分子的运动。

34. 东北抗联: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武装组织。

35. 工联:中国劳工组织,成立于20世纪初,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权益。

36. 田家英: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家,曾任过中国共产党主席和政治局常委,斗争期间不断发掘党内“走资派”的反对意见,对“反右”运动有深入了解和领导。

37.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军侵华并占领辽宁省锦州。

38. 西安事变:1936年,蒋介石被张学良捉拿,在毛泽东的调解下,蒋介石同意以新的政治计划为条件,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

39.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总体指导思想,主要表述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0. 天安门事件:1989年春天的时候,学生和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结果在6月4日的清场行动中,政府军队对示威人群进行了镇压。

41. 彭德怀: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将军,曾于朝鲜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军队代理指挥官。

42. 建国门事件:1989年事件之一,发生在北京市海淀区附近的建国门,由学生和市民组织自发示威游行。

43. 红卫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体组织,由中、小学生、市民自发组成,是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之一。

44. 革命委员会:1976年文化大革命后期,由文化革命工作开始组织,旨在整理清理党内和国家机构纷乱的政治局面而成。

45. 伪满洲国:1932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建立的伪政权。

46. 陈毅:20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杰出政治家和邓小平的密友,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和国防部长。

47. 改革开放:改革和开放的政策,指1978年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

48. 靖国神社:日本政府建立的一个神社,祭祀着死去的日本军人和政治家。

49. 新四军: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50. 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的早期提出的一项政治运动,旨在打击官僚、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分子。

51. 革委会:文化大革命时期替代国家和政府机构的政府机构,由工人、兵士、农妇和学生组成,其基本任务是发动群众和管理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

52. 反右: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出的一场批判右派分子的政治运动,使反对中央政策的人们遭到了批判和打压。

53. 五四精神:起源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种关于民主、科学和爱国等观念和态度。

54. 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55. 红色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标志着共产党实际管辖的国家,俗称“红色中国”。

56. 百家争鸣:特指1978年后,中国智库、新闻媒体和民众集体思考、积极讨论各种问题的时期。

57. 尼赫鲁:印度政治家,曾担任印度总理,以非暴力为手段倡导和平与民主思想。

58. 东方红卫星:中国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成功发射。

59. 文化大革命语录:由毛泽东撰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一本著作。

60. 红旗渠:1958年至1965年间发生的一个流域水利工程,是中国发展规划中的一个主要项目。

61. 五七干校:1957年后中国共产党推出的一项教育和劳动计划,目的是向中央党政机关派遣或‘挑选’干部、高技术工人和青年进行学习和锻炼。

62. 清查:1941年,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次检查行动,目的是查找和清除党内敌对分子和叛徒。

63. 空降兵:中国军队的一支特种部队,具有超高机动力和战斗力,以空投方式进行作战。

64. 三自教会:全称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是中国政府所控制的与天主教及其他基督教相对应的最大的非天主教、非天主教的基督教组织。

65. 两个凡是:毛泽东的政治理论,旨在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

66. 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荣誉和职业等级,低于主席、总书记和总理等级。

67. 珍宝岛事件:1971年,伪中国国防军侵占台湾珍宝岛,中华民国国防军被迫撤退。

68. 军委主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职位相当于总司令或总参谋长。

69. 统一战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言论中指代党外人事支持的社会思想和经济圈子,旨在推进中国稳定和发展。

70.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长途跋涉和军事行动,以走遍中国西部重重阴山峻岭为特色。

71. 恩说:传统文化里对于理解、诠释和传承先辈智慧精神的行为和内涵。

72. 松花江:中国最大的一条河流,流经中国东北地域,是中国重要的水文资源和文化遗址。

73. 红军:20世纪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武装部队,是中国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之一。

74. 抗美援朝: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帮助朝鲜抗击美军入侵的活动。

75. 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流组织的一部分,代表“坚持文化大革命不动摇”的活动。

76. 哥老会:中国历史上早期的秘密社会之一,以消灭满族政府为目标。

77. 伪军:被日本军队伪装成卫兵和臣民的中国廉价干农。

78. 流氓:旧中国流行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以流窜劫掠为业,通常由社会穷困的青年组成。

79. 五黑运动:文化大革命中针对文学界、美术界、哲学界、教育界和科技界的批判斗争。

80. 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中国政治社会中活跃的一群政治人物,对于文化大革命的推动和影响非常重要。

81. 名誉国家赔偿:国际法理运用中,向受害国家道歉和赔偿所来交付的赔偿金或其他财产形式。

82. 十三亿人口:中国的人口总量,是世界上最大的。

83. 统

    推荐阅读
  • 中国著名历史小说(在小说中,明清时期的代表作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 美国拍的太平洋战争电视剧

    该剧根据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士兵的真实故事改编。剧情跨越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太平洋战争。该剧讲述了二战期间,太平洋地区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冲突和发展。以上只是一些例子,还有其他太平洋战争的电视剧和电影。

  • 清朝十二帝顺序列表简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有12位皇帝。他继续压制明朝复活的势力,重振清朝的统治。他打败了各种反对派别并奠定了清朝的基础。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一些腐败的官员。他统治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社会动荡事件。他在登基后不久即被废黜,清朝结束。这是清朝十二帝的简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所发展,也面临了许多重大的挑战和变革。

  • 历史朝代顺序表和时间(先秦两汉,元代,明代,清代,宋代,隋唐,魏晋南北朝,按朝代先后排序?)

    告诉你一个可以查过去十年天气预报的网站。天气记录网——历史天气:http://www.tqjlw.cn/index.html中国的历史朝代顺序?展开全部朝代顺序:尧舜禹后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建立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070年左右。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你这个问题的先后排序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

  • 宋朝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是

    宋朝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是南方江南地区。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且河流众多,灌溉条件良好,适宜农业发展。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繁盛,粮食产量也相对较高。此外,宋朝时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建设,如修筑大型的水利工程如运河和水库,以提供足够的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粮食产量的提高。

  • 古希腊神话人物为什么都有斯

    在古希腊神话中,很多人物的名字都以"斯"结尾。这是因为在古希腊的语法规则中,"斯"被用作名字后缀,表示属于某个人、物或概念。此外,一些在神话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也以"斯"结尾,这可能是为了给他们的名字增添一种特殊的神秘感和与众不同的气质。例如,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波罗是太阳神和艺术之神,赫尔墨斯是信使神等。

  • 欧洲文明近代史论文武汉近代史论文

    欧洲文化的转变特色最为明显的是文艺复兴的出现。武汉是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和生产中心,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2019年新冠疫情波及全球,武汉成为了疫情的中心。疫情不仅对武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暴露了中国疫情管理的不足,同时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这对未来的武汉和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

    联合国以国际合作、冲突预防、和平解决争端为核心目标,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平台。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特拉华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国际组织得到发展,冷战格局出现,殖民地独立运动盛行,区域联盟和国际合作兴起,国际法和人权保护得以加强。

  • 近代史纲要2023版

    2023年自考本科的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包括公共课,专业课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不同。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自考公共课的必考课程,下面为大家整理一些近代史高频考点。

  • 大二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5.当代中国:1990年至今,中国继续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