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百科

干将莫邪出自哪个典故? 干将莫邪讲的是不是爱情故事?其实原版故事出自《孝子传》

时间:2024-09-2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历史百科

若剑不成,干将就会被吴王杀死。为了帮助干将,救回丈夫一命,莫邪跳下铸剑炉,于是金属熔化,剑顺利铸成了。同时,干将和“干将”剑双双不翼而飞,而遥远的县城中突然出现了一条白龙。在人们了解的故事版本中,“干将莫邪”被视为至死不渝爱情的体现。后来楚王将干将处死,他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亲手弑君,为父报仇。里面记录了干将的儿子赤杀害楚王的全过程。



相传中国古代有十大宝剑,说到此处,估计每个人都会马上回答“干将莫邪”。

不错,“干将莫邪”确实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宝剑之一。

对于这两把宝剑的由来,人们最熟知的是关于它们的爱情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干将是楚王手下一名技艺高超的铸剑师。

他铸剑的时候,妻子莫邪常常在身边陪着他。



一次,干将奉吴王阖闾之命铸剑二枚,但因铸剑炉中的某种金属无法融化,剑也因此无法铸成。

若剑不成,干将就会被吴王杀死。

莫邪别无他法,只得终日流泪。

为了帮助干将,救回丈夫一命,莫邪跳下铸剑炉,于是金属熔化,剑顺利铸成了。

剑炉里熔成了两把剑,一雌一雄,名字就是“干将莫邪”。



干将只将雄剑献给吴王,而留下了“莫邪”。

很快这个消息被楚王熟知了。

干将无可奈何,危急之下,“莫邪”剑跳出一条白龙。

同时,干将和“干将”剑双双不翼而飞,而遥远的县城中突然出现了一条白龙。

几百年过去了,县城中突然掘出了一把剑,上面写着“干将”。



一日,县城的白龙突然跳出,与“干将”剑变为双龙,双双潜入湖底。

不久,县城中搬来一对小夫妻,丈夫是一名铁匠,他铸铁时,妻子总在旁边陪伴他。

从此,干将莫邪也被视为“真情之剑”。

意喻着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距离多远,我都会一直等待你。

在人们了解的故事版本中,“干将莫邪”被视为至死不渝爱情的体现。



然而在历史上,《干将莫邪》的故事最先是出自汉代刘向的《孝子传》和《列士传》。

原版的故事中,干将确实与其妻莫邪铸就了两把宝剑。

因干将知晓楚王性格暴戾,于是在将雌剑献给楚王前,将雄剑先传给自己的儿子。

后来楚王将干将处死,他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亲手弑君,为父报仇。

原版的故事中,人们体现的是干将的儿子对父亲的孝顺仁爱。



还有他性格的直爽壮烈,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残暴的批判。

后代人对《孝子传》中简短的故事加以增加和改编,扩充成了《搜神记》中详细的版本。

里面记录了干将的儿子赤杀害楚王的全过程。

历史记载中,由于战争频发,这也促使铸剑术迅速发展。

尤其以吴越地区的剑制作最为精致优良,总体水平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



于是《干将莫邪》的故事发生在此,干将便是吴国人。

而弑君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只是随着民间的传播,故事慢慢地变成了“弑君”、“铸剑”、“报仇”为一体的《干将莫邪》。

在后代民间,《干将莫邪》也从一个普通的弑君报仇的孝子故事慢慢演变出另外一个版本。

即“爱情版”的《干将莫邪》。



故事情节和内涵的演变也凸显了民间文学体系侧重点的转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精神世界开始追求多元化发展。

百姓不再追求单纯的政治作品,所以《干将莫邪》故事内涵的改变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现代人在诸多神话影视作品中,描述到“干将莫邪”的部分仍旧会以爱情故事的内涵展现。



这也侧面说明,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神话爱情故事仍旧是一个永恒的经典。

它们所蕴含的故事底蕴不是现代故事可以轻易代替的。

人们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包容度,远远高于现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