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百科

曲阳县是哪个省份的(保定曲阳县历史简介)

时间:2024-08-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62 栏目名: 历史百科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始置曲阳县,属巨鹿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金发兵增援武仙,攻占中山府。李全背叛中山府,应和金兵。如今,曲阳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如今,曲阳石雕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曲阳县向外展示的一张闪耀名片。如今,定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对这一伟大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责任。

曲阳县


隶属于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处于北京经济圈内,是蔺相如杜弼、王安中等多位宰相李左车李进、邸氏四兄弟等三十多位元帅、将军,黄石公、杜台卿、杨琼等几十名哲学家、史学家、军事家、战略家和雕刻艺术家的故乡。其历史进程如下:


曲阳之地中古(新石器时代)至唐尧时属冀州域,虞舜时属并州域。夏商周时先后属冀州、并州域。春秋时属北燕、鲜虞国。战国时,先属中山国,魏灭中山后属魏。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攻中山,遂属赵国。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始置曲阳县,属巨鹿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巨鹿郡亦设曲阳县,称下曲阳县(今晋县西),故常山郡曲阳县加“上”字,称上曲阳县。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下曲阳县废,上曲阳县亦去“上”,复称曲阳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因当地盛产石料而改名石邑县,次年取地处(古)恒山阳面之意,又改称恒阳县。

唐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将李光弼进围博陵(今定州),十日不拔,引兵驻扎恒阳。郭子仪、李光弼与仆固怀恩、浑释之、陈回光等合击史思明于嘉山,斩首四万级,获人马万计。史思明逃奔博陵。郭子仪、李光弼重修恒阳县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为避唐穆宗(李恒)名讳,恒阳县复称曲阳县。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魏州军乱。李从珂自恒水率军由曲阳、盂县奔常山(即古恒山),与王建立会合,渡河南进。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定州王都反叛,契丹遣秃馁将万骑援都。王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乘胜追之。王晏球督厉军士短兵击贼,符彦卿攻其左,高行圭攻其右,中军骑士驰入都军,大败王都于嘉山之下。自曲阳至定州横尸弃甲60余华里。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金将武仙屯兵于黄、尧二山,邸顺及弟邸常率部将其击败。西京郝道章勾结武仙抄掠州县,被邸顺擒杀。武仙退避真定。金发兵增援武仙,攻占中山府。李全背叛中山府,应和金兵。武仙趁机将驻扎在曲阳黄山的中山府使董俊军打败,后撤离。元中统初年(公元1260年许)元世祖在大都(今北京)召见杨琼等曲阳石工。杨琼刻一狮一鼎献之,世祖日:“此绝技也。”命杨琼管领燕南诸路石匠。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通判刘绍宗奉命重修北岳庙。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户科河南陈公上疏:罢曲阳庙祀,改祀北岳于浑源州。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知县杨音在党城等村开渠灌田。

1913年,曲阳县属范阳道。1914年,曲阳县属保定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曲阳县属之。1958年10月1日,曲阳县与定县(今定州市)合并,称定县。1961年5月20日,恢复了曲阳县这一建制。如今,曲阳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

以下是续写内容:


进入当代,曲阳县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继续稳步发展。在经济领域,依托其传统的石雕产业优势,不断创新和拓展,石雕艺术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曲阳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其他产业如建材、制造业等也逐渐兴起和壮大。


在文化方面,曲阳县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北岳庙等古迹得到了更好的维护和修缮。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民间艺术如秧歌、吹歌等得以传承和发扬,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在社会建设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更加便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曲阳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向着更加繁荣、和谐、宜居的方向不断迈进,书写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篇章。

附:曲阳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1. 石雕


:曲阳石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拥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它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自那时起,便开始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在北魏时期,曲阳石雕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的石雕作品在工艺上日臻完善,雕刻手法愈发细腻娴熟。无论是对佛教神像的雕琢,还是对各种人物雕像的塑造,都体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将石材雕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线条流畅自然,让人惊叹不已。

到了唐代,曲阳石雕更是蓬勃兴盛。其风格变得更加多样,既有雄浑大气之作,又有精致婉约之品。在题材方面,除了佛教、道教神像继续展现其神圣庄严外,人物雕像也越发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阶层和各种身份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动物雕像更是活灵活现,仿佛下一刻就要跃然而出。这些石雕作品或被放置于寺庙宫殿之中,增添神圣庄严的氛围;或屹立于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欣赏赞叹的艺术瑰宝。

曲阳石雕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关键在于其精湛绝伦的技艺。从选材开始,工匠们就极为严苛,精心挑选适合的石材。在雕刻过程中,运用多种工具和技法,如凿、刻、磨、抛光等,通过巧妙的组合和运用,将坚硬的石材雕琢成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而且,其创作并不局限于传统,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融合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和审美观念,使得每一个时期的曲阳石雕都具有独特的时代印记。

如今,曲阳石雕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曲阳县向外展示的一张闪耀名片。它代表着曲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创造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欣赏、研究,也激励着新一代的工匠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艺术传统,让曲阳石雕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绽放光彩。

2.定瓷



:定瓷:定瓷作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陶瓷艺术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烧制历史源远流长,起始于唐代。在唐代时,定瓷便已初露锋芒,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北宋时期,定瓷达到了兴盛的巅峰。此时的定瓷制作工艺已然登峰造极,无论是在胎质还是釉色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品质。

定瓷的胎质坚密且细腻,犹如精心雕琢的美玉。工匠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对瓷土进行细致的处理和加工,使得烧制出的瓷器胎体坚实而紧密,质感非凡。其釉色透明纯净,呈现出一种温润如玉的美感。这种独特的釉色,仿佛给瓷器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让人爱不释手。在装饰方面,定瓷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见长。工匠们运用刻花、划花、印花等多种装饰手法,在瓷器表面创作出精美的图案和纹饰。这些装饰或简洁明快,或繁复华丽,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定瓷在元代逐渐衰落失传。但即便如此,它所留下的辉煌与成就依然让后人敬仰不已。

如今,定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对这一伟大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责任。无数的陶艺工作者和研究者致力于恢复和传承定瓷技艺,他们深入探究历史文献,精心钻研制作工艺,努力让定瓷这一瑰宝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绽放光芒。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得以再次领略到定瓷那无与伦比的魅力,感受到千年前的艺术辉煌在当今时代的延续与传承。定瓷,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魅力,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3. 北岳庙




:曲阳县北岳庙,其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承载着极为厚重的历史。这座宏伟的庙宇始建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即公元前 98 年,它从诞生之始便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为了历代帝王祭祀古北岳恒山神的神圣场所。

在漫长的岁月里,北岳庙见证了无数次庄严而盛大的祭祀仪式。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们怀着虔诚之心来到这里,向恒山神献上他们的敬意与祈求,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似乎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庄重。

一直到清顺治十七年,也就是 1660 年,历史发生了转折,清廷将祭祀地点转移到了山西浑源。尽管祭祀的地点发生了改变,但北岳庙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却从未被抹去。

北岳庙的规模宏大得令人惊叹。其建筑成群,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当你踏入这片土地,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那些古建筑或雄伟壮观,或精巧别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无不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非凡智慧。庙内更是碑碣林立,这些碑碣跨越了 1500 多年的历史,它们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们的信仰与追求。

也正因为北岳庙具有如此不可估量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 1982 年,被国务院郑重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曲阳县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它吸引着众多学者、游客纷至沓来,人们在这里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北岳庙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时光的长河中,向世人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4.定窑遗址



:定窑遗址:定窑遗址静静地坐落于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以及东、西燕川村一带。这片区域,乃是中国古代北方极为著名的白瓷窑址所在。

其分布范围极为广阔,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一条狭长的地带,绵延 10 余公里,总面积达到了约 10 平方公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熊熊的窑火燃烧不息,无数精美的白瓷在这里诞生。

定窑遗址犹如一部立体的史书,它是中国制瓷历史的生动缩影和重要见证。在这里,可以看到古代制瓷工艺的发展脉络,从原料的选取到精湛的烧制技艺,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心血。那些遗留下来的窑炉、作坊以及大量的瓷器残片,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繁荣。其具有的极高研究价值,吸引着众多考古学家和陶瓷学者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仔细研究、深入挖掘,试图揭开定窑背后更多的历史秘密和技艺传承。同时,其考古价值也不容小觑,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让我们对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时间来到 2022 年 12 月 29 日,定窑遗址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重要价值,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这无疑是对定窑遗址重要性的再次肯定,也意味着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未来,更多的人将有机会走进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亲身感受定窑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定窑遗址,这颗中国陶瓷史上的璀璨明珠,将继续闪耀着它永恒的光辉。


此外,还有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比如古老的古寺庙建筑,它们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宗教文化的传承,精美的建筑结构和独特的装饰艺术令人赞叹不已。


曲阳县的传统民间技艺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传统木工技艺等,这些技艺在当地世代相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还有那些古老的街巷和传统村落,它们保留着独特的布局和古朴的风貌,漫步其间,仿佛能感受到昔日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氛围。


同时,曲阳县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被研究和挖掘,通过各种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这些宝贵财富的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曲阳县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让这些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