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但凡用这个字的都是朝廷一时旨意,这个犯人只是流放罪不能用这个字。

孩子必听的100个历史故事有哪些?
1、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档明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败瞎。”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2、大义灭亲
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察蠢空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
《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3、王侯将相
秦朝末年,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造成民不聊生。为了修筑北方的长城,募集许多劳工。陈涉、吴广等因为大雨延误行程,按律当斩,他们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揭竿而起,其他豪杰也蜂拥而起,起义军迅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4、脸上打草稿
北宋时有个叫陆东的,在苏州做官。某次断案,他判一个犯人流放,当时流放是要在脸上刺字的。陆东让人在犯人脸上刺上“特刺配某州牢城”几个字。刺完了,手下一个幕僚说,大人不对啊,不能用“特”这个字。但凡用这个字的都是朝廷一时旨意,这个犯人只是流放罪不能用这个字。陆东一听,赶紧叫人把那犯人又拉回来,把“特刺”二字划掉,改成“准条”,重新刺字。
估计这犯人得是有一张高晓松式是大脸,不然恐怕刺不下这么多字。陆东给犯人刺字刺两回这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没少被人笑话。后来有人向上推荐陆东,说这个人有才干,应该升官。上面人说,哦,这人啊。我知道,不就是那个在人脸上打草稿的家伙吗。
5、杯酒杀三人
南朝梁人张缵,有才学且颇为自负。某次邵陵王萧纶请他喝酒,当时萧纶手下有个名士叫吴规,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物。这张缵不知道怎么了,就看吴规不顺眼,看见酒席上吴规也在座就不服。举杯就说:“吴规,这杯酒敬你,祝贺你也够资格在今天这宴上喝酒。”
把吴规气的够呛,吴规的儿子吴翁孺看父亲被人这么奚落更生气,当晚就气死了。吴规又恨张缵讽刺自己又心疼儿子的死,悲愤交加,也死了。吴规的老婆看老公和儿子相继去世,也悲伤过度,跟着就去了。时人皆称:“张缵一杯酒,杀吴氏三人。”
孩子必听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1、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侍激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高谈蔽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2、矢在弦上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3、宠辱不惊
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职责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之后卢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他的情绪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原则。
4、春蚓秋蛇
梁朝的萧子云,自幼喜欢书法。他的书法虽出于近世,却独具一格,因而是闻名于长江一带。但当时有人却有不同看法,认为萧子云的书法“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意思是:只能说他会写字,他的字没有骨气戚州,每行字都象春天的蚯蚓,每个字都象秋天蜷曲的蛇。)
5、姜太公钓鱼
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时人,曾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据民间传说,太公在出仕之前,隐居於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滨。
他常拿一根不带鱼饵的直钩钓竿,在水面上凭空钓鱼。一些樵夫看到他这样钓鱼都发笑。太公说:”我不是想钓真的鱼,而是想钓一位贤明的君主。”
太公就这样期待了几十年,到他快八十岁的时候,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国才能,亲自请他出来做了丞相。
120个国学经典小故事(小学生必读)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cabbage2011
国学经典故事
√1、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智慧小语】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弟子规》中√√【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
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表
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表如下: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中国历代王朝顺序歌诀
第一种(大陆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大陆苏教版历史教材)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历史朝代顺序和时间表
中国朝代顺序时间完整表如下:
1、夏朝
夏朝约前21世纪~前20世纪帝禹(姒姓)。
穷朝约前20世纪~前19世纪后羿。
夏朝约前19世纪~前16世纪帝少康。
2、商朝
先商约前19世纪~前16世纪高祖亥(子姓)。
商朝约前16世纪~前1300太祖汤。
殷商约前1300~前1051世祖盘庚。
3、周朝
西周约前1070~771文王昌(姬姓)前1070年称王,前1051年武王发灭商。
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宜臼前770年称王,前750年灭携王。
楚国前704~前223武王熊通(芈姓)前704年称王。
晋国前632~前403文公重耳(姬姓)前632年开创宗室诸侯的霸业。
魏国前403~前225文侯魏斯(姬姓)前403年继承宗室诸侯的霸业。
齐国前341~前221威王田因齐(妫姓)前341年称王。
赵国前323~前222武灵王赵雍(嬴姓)前323年称王。
4、秦朝
秦国前325~前207惠文王驷(嬴姓)前325年称王,前256年昭襄王稷吞东周,前230年秦王政开始灭六国,前221年称皇帝。
西楚前209~前202义帝熊心(芈姓)由项氏辅政,前206年项羽称西楚霸王代楚。
5、汉朝
西汉前206~公元8年高帝刘邦前206年封王,前202年称帝,前195年消灭异姓王,前112年武帝刘彻灭南越。
新朝8~23王莽。
玄汉23~25更始帝刘玄。
东汉25~220光武帝刘秀。
6、三国
曹魏213~265武帝曹操208年基本统一北方,213年封王,220年文帝曹丕称帝代汉。
季汉219~263昭烈帝刘备219年封王,221年称帝。
东吴222~280大帝孙权222年称王,229年称帝。
7、晋朝
西晋263~316文帝司马昭263年灭季汉、封王,265年武帝司马炎称帝代魏,280年灭东吴。
汉赵304~329光文帝刘渊304年称王,308年称帝,316年昭武帝刘聪灭西晋。
成汉304~347武帝李雄304年称王,306年称帝。
东晋317~420元帝司马睿347年灭成汉。
后赵319~352明帝石勒319年称王,329年灭汉赵、统一北方,330年称帝。
前燕337~370文明王慕容皝337年称王,352年景昭帝慕容俊称帝。
前秦350~394三秦王苻洪350年称王,352年景明帝苻健称帝,370年世祖苻坚灭前燕、统一北方。
后燕384~407武成帝慕容垂384年称王,386年称帝。
8、南北朝
北魏386~534道武帝拓跋珪386年称王,398年称帝,431年太武帝拓跋焘灭胡夏、统一北方。
刘宋418~479武帝刘裕418年封王,420年称帝代晋。
南齐477~502高帝萧道成477年封王,479年称帝代宋。
南梁502~557武帝萧衍。
东魏534~550孝静帝元善见由高欢摄政。
西魏535~556文帝元宝炬由宇文泰摄政。
北齐550~577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孝闵帝宇文觉577年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
南陈557~589武帝陈霸先。
隋朝581~618文帝杨坚589年灭南陈。
9、唐朝
唐朝617~690高祖李渊617年封王,618年称帝代隋。
武周684~705则天帝武曌684年称制,690年称帝代唐。
唐朝705~907中宗李显705年复辟。
10、五代
晋-唐891~936太祖李克用891年封晋王,923年庄宗李存勖称帝灭后梁、统一北方,925年灭前蜀。
后梁901~923太祖朱温901年封梁王,907年称帝代唐。
长和902~928桓帝郑买嗣902年称帝取代南诏。
南吴902~937太祖杨行密902年封王,919年高祖杨隆演改元建制,927年睿帝杨溥称帝。
前蜀903~925太祖王建903年封王,907年称帝。
后蜀933~966高祖孟知祥933年封王,934年称帝。
南唐935~975烈祖李昪935年封齐王,937年称帝代吴。
后晋936~947高祖石敬瑭936年称帝灭后唐。
后汉947~951高祖刘知远。
后周951~960太祖郭威。
11、宋辽金
契丹-辽907~1125太祖耶律阿保机907年统一各部称汗,916年称帝,947年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改辽。
大理937~1253太祖段思平。
北宋960~1127太祖赵匡胤。
西夏990~1227太祖李继迁990年称王,1038年景宗李元昊称帝。
金朝1114~1234太祖阿骨打1114年统一各部称汗,1115年称帝,1125年太宗完颜吴乞买灭辽,1127年灭北宋。
南宋1127~1279高宗赵构。
西辽1124~1218德宗耶律大石1124年称王,1132年称帝。
12、元朝
元朝1206~1388太祖铁木真1206年统一各部称汗,12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太宗窝阔台灭金,1253年宪宗蒙哥灭大理,1271年世祖忽必烈称帝改元,1279年灭南宋。
13、明朝
明朝1364~1662太祖朱元璋1364年称吴王,1368年称帝、驱逐元廷,1371年基本统一内地,1388年灭北元。
14、清朝
清朝1616~1912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各部称汗,1636年太宗皇太极称帝改清,1644年顺治帝入关,1662年灭南明,1681年康熙帝消灭异姓王,1757年乾隆帝灭准噶尔。
先秦两汉,元代,明代,清代,宋代,隋唐,魏晋南北朝,按朝代先后排序?
我教你一首诗吧,很简单,我非常喜欢历史,这首诗送给你。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你这个问题的先后排序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