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是中共军民夺取川康解放大量群众的历史见证之一。红军因此得以安全地渡过大渡河,继续长征。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共早期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事件也成为了红军长征时期的经典故事之一,被广大人民群众广为传颂,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书籍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这些都是了解中国革命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向英勇抗日战士致敬的方式之一。
泸定桥(lú dìng qíao)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泸定县,是一座悬索桥,也称为“抢(飞)夺泸定桥”。泸定桥建于1972年,全长102.6米,宽3.35米,桥身高8米。这座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战斗遗址。
泸定桥是中共军民夺取川康解放大量群众的历史见证之一。1935年6月,中共红四方面军西征部队到达泸定,为了摆脱追兵和接应红军主力,他们迫切需要一个高悬索桥,才能跨越大渡河,并成功突围。当时,泸定县县委书记邓小平亲临前线指导,由于时限紧迫,他提出了意义重大的建桥计划,派出一队先遣队前往选择桥址。在泸定本土工农青年的协助下,仅用32天便修筑起了这座桥。红军因此得以安全地渡过大渡河,继续长征。
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共早期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事件也成为了红军长征时期的经典故事之一,被广大人民群众广为传颂,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书籍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在泸定县,旅游者可以亲眼看到泸定桥的原貌,并参观附近的抗日战争遗址、纪念馆等,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红军长征的故事。这些都是了解中国革命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向英勇抗日战士致敬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