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以研究历史学理论和中国近代史而著称。陈垣于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并成为中共党员。陈垣在历史学界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推动,还在于他对历史学方法的思考和探索。陈垣于1968年逝世,享年62岁。

陈垣(1906年-1968年),原名吴学洪,号云阁,江苏宜兴人,中国历史学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陈垣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以研究历史学理论和中国近代史而著称。
陈垣于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并成为中共党员。他在1930年代参与了抗日战争,但因出国留学,未参加抗日战斗直至光复后才回国。1947年,陈垣被国共内战迫使辞去北大教授职务,随后去了广州。
1955年,陈垣被任命为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并开始推动中国历史学理论的研究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他主张历史学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方法论和研究对象,并与西方历史学界的理论进行对话,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陈垣的著作包括《中国封建经济史纲要》、《宋元明清四朝社会财富主体的基本概念》、《论近代中国社会财富市场体系的出现及其性质》等,其中《中国封建经济史纲要》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历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陈垣在历史学界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推动,还在于他对历史学方法的思考和探索。他强调历史学应该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研究规律和方法,提倡对历史问题进行详尽的实证研究,以求得客观真实的历史认识。
陈垣于1968年逝世,享年62岁。他的学术成就对中国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续历史学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