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蓄意对共产党及其军队进行清剿。而在安徽的南部,共产党所控制的军队,不愿接受国民党的整编和收编,决定举起武装反抗。4月12日,共产党领导的两个军事机关发出通电,称抗击国民党的清剿,组织军队和民众,一起进行反抗。共产党的领导人方志敏成立了安徽临时省委,领导军民抵抗国民党军队。反对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只能转入游击战,组织农民对抗国民党的军队。
皖南事变,又称四·一二事变,指的是发生在1927年4月12日的安徽南部地区的一次军事政变事件。
在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推翻北洋政权,发动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国共两党在南昌起义后出现了矛盾和摩擦。这一时期,共产党主张加强军队的建设,进行军事政治工作,为进一步的革命斗争做准备。国民党则倾向于军队的整编和收编,减弱共产党的影响力。
1927年4月,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蓄意对共产党及其军队进行清剿。在江西的南昌、九江等地,国共两党的武装发生冲突。而在安徽的南部,共产党所控制的军队,不愿接受国民党的整编和收编,决定举起武装反抗。
4月12日,共产党领导的两个军事机关发出通电,称抗击国民党的清剿,组织军队和民众,一起进行反抗。共产党的领导人方志敏成立了安徽临时省委,领导军民抵抗国民党军队。数以万计的农民和工人积极参加到这场起义中来。
然而,国民党军队在人员和装备方面占有优势,很快就攻占了皖南地区的一些革命根据地。反对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只能转入游击战,组织农民对抗国民党的军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南部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1928年初,国民党军队在全面崩溃,南京国民党政府重新向共产党开放大门,两党重新开始合作,而皖南事变为共产党积累了一定的斗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