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中的一篇,其中总结了三十六种战略策略。这些计谋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智慧和谋略的精髓,现代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战略规划中。

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中的一篇,其中总结了三十六种战略策略。
以下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简介:
1. 瞒天过海:隐藏真实意图,用虚假手段达到目的。
2. 围魏救赵:迂回包围敌人,分散敌人注意力。
3. 借刀杀人:利用他人势力来对付共同敌人。
4. 以逸待劳: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5. 趁火打劫:利用混乱时机抢夺财物。
6. 声东击西: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7. 暗渡陈仓:秘密突袭敌人的要害,夺取优势。
8. 隔岸观火:在敌人间制造矛盾,从中渔利。
9. 笑里藏刀:表面友善,暗中暗算。
10. 李代桃僵:暗中代替他人面对危险。
11. 顺水推舟:利用已有的势力,顺势而为。
12. 金蝉脱壳:在敌人袭击之前,及时脱离险境。
13. 关门捉贼:埋伏敌人,在合适的时机捕捉。
14. 远交近攻:与强大的势力保持友好关系,与弱小的势力展开攻击。
15. 假途伐虢:采取迂回战术,迷惑敌人。
16. 偷梁换柱:通过替换目标物品来迷惑敌人。
17. 指桑骂槐:善于用言辞攻击敌人的弱点。
18. 假痴不癫:装出疯疯癫癫的样子来迷惑敌人。
19. 上屋抽梯:断绝敌人后路,使其无法撤退。
20. 横扫千军:集中力量,一次性击败多个敌人。
21. 金蟾脱壳:迅速脱离险境。
22. 至弱则固:当处于劣势时,选择防守以保护自己。
23. 空城计:用假象引诱敌人进攻,然后进行反击。
24. 反客为主:将敌人引入自己的领地,施行反攻。
25. 因祸得福:利用敌人的错误或失败来获得优势。
26. 擒贼擒王:捕捉住敌人的首领,使其无法指挥。
27. 釜底抽薪:摧毁敌人供应线,使其无法继续战斗。
28. 混水摸鱼:趁乱行动,利用敌人混乱来获取优势。
29. 无中生有:假装准备行动,迷惑敌人。
30. 以逸待劳:等待敌人疲惫或被动。
31. 力战不佳:在敌人全力进攻时进行抵抗。
32. 掩耳盗铃:故意忽视敌人的行动,不给予回应。
33. 走为上计:避免与敌人正面交战,选择逃避。
34. 隔山打牛:用间谍或刺客暗杀敌人首领。
35. 寡不敌众:当实力不足时,与敌人保持距离。
36. 抛砖引玉:用些许令人瞩目的利益来引诱敌人,以达到更大的目的。
这些计谋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智慧和谋略的精髓,现代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战略规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