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百科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和人物

时间:2023-09-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历史百科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总结了中国古代战争经验和智慧。例如,他在赤壁之战中制造了火攻的假象,迫使敌人依照他的计划行动。这些三十六计涉及到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他们通过明智的决策和战略,成功地应对了各种战争挑战。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总结了中国古代战争经验和智慧。其中的三十六计是指战争中常用的三十六种策略。

以下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内容概述及相关人物:

1.瞒天过海:蔺相如,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通过假装割肉和作出投降的姿态,以此隐藏了真实战术,最终成功击败了强敌。

2.围魏救赵:孙膑和庞涓,春秋时期的两位智谋家,通过假装要攻打赵国的韩国军队来引开敌人,实际上却围攻了魏国,救赵于危难之中。

3.借刀杀人: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国时期的蜀国英豪,通过借助其他势力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例如,借走了刘表的势力来消灭了黄巾军。

4.以逸待劳:曹操,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通过休养生息,以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敌人疲惫后再进行战斗,从而取得优势。

5.趁火打劫:刘备,三国时期的蜀国创始人,通过趁乱抢夺他人的财物,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实力。

6.声东击西:孙权,三国时期的吴国君主,通过制造假象,制造出另一个战场,以此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7.无中生有:曹操,通过制造虚假情报或假象,以此来迷惑敌人。例如,他在赤壁之战中制造了火攻的假象,迫使敌人依照他的计划行动。

8.暗渡陈仓:张良,西汉时期的智谋家,通过在敌军背后修建秘密通道,以此来奇袭敌军。

9.隔岸观火:袁绍,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通过对敌人进行等待和观察,以此来取得优势。

10.笑里藏刀:于谦,东晋时期的名将,通过儿戏之态来麻痹敌人,以此来达到出其不意地攻击的目的。

11.李代桃僵:袁世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过代理人来执行某些任务,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2.顺手牵羊:威震天,通过趁敌人不备直接抢夺敌人的物资和资源。

13.打草惊蛇:吕布,东汉末年的英勇将领,通过惊动敌人,以此来迫使敌人露出马脚,从而有机会对其进行打击。

14.借尸还魂:庞德,三国时期的蜀国将领,通过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5.反客为主:吴国孙权,通过诱使敌人入侵,然后在自己地盘上进行反击。

16.抛砖引玉:李白,唐朝著名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或言辞来引出别人的高见。

17.擒贼擒王:伍子胥,春秋时期的吴国将领,通过先擒贼再擒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8.釜底抽薪:项羽,西楚霸王,通过割断敌人的水源、粮食等来源,以此来摧毁敌人。

19.混水摸鱼:周瑜,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将领,通过混入敌人阵营取得情报或实施破坏。

20.金蝉脱壳:郭嘉,三国时期的曹魏重臣,通过假装要病死来摆脱敌人的追捕。

21.关门捉贼:樊哙,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通过露出疏忽让敌人进入城门后将其困住,然后再来抓住敌人。

22.远交近攻:韩信,西汉末年的名将,通过与边境敌人建立联盟,然后再攻击他国。

23.偷梁换柱:黄麟,通过秘密置换某些重要物品或人员,以此来迷惑和破坏敌人。

24.指桑骂槐:希望这个人具有文化积淀,蔡子扬:他创办了新学,倡导了新文化和新教育,并提出“民族之魂在于文化”的观点。

25.偷天换日:黄承儿,通过伪装和替代来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26.铁杵磨成针:戚继光,明朝的抗倭名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训练,最终取得了战胜强敌的胜利。

27.衣锦还乡:吕尚,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通过修整部队和补充物资后重返故乡,以此来重整旗鼓并最终取胜。

28.托物言志:班超,西汉时期的名将和外交家,通过使用外国物品和文化来表达自己国家的雄心壮志。

29.滥竽充数:邹忌,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通过派出一些次射手与优秀射手混杂在一起,从而使整个军队看起来都有很强的实力。

30.假痴不癫:李牧,秦国将领,通过伪装自己的不智,以此来迷惑敌人。

31.上屋抽梯:孙武,春秋时期的吴国将领,通过破坏敌人的后勤供应线和逃跑的路径,以此来迫使敌人无处可逃。

32.两虎相争:周勃和翟婴,他们通过让两个势力相互战斗,从而削弱了敌人的实力,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33.骑虎难下:在敌人中间和上级的重重包围之下,周郎灵机一动,绕过重重围堵,逃脱实施围剿。

34.见龙在田:刘备,三国时期的蜀国创始人,通过在庙堂上展现自己的威严和强大实力,以此来震慑敌人。

35.敌战云集:邓艾,三国时期的魏国将领,通过指挥部队绕过基地战斗,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36.舍短保长:田单,春秋时期的齐国将领,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此来保护国家和民众的长远利益。

这些三十六计涉及到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他们通过明智的决策和战略,成功地应对了各种战争挑战。这些策略的智慧不仅可以在军事战斗中应用,也可以在生活和职业中得到借鉴。

    推荐阅读
  • 中国著名历史小说(在小说中,明清时期的代表作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 美国拍的太平洋战争电视剧

    该剧根据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士兵的真实故事改编。剧情跨越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太平洋战争。该剧讲述了二战期间,太平洋地区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冲突和发展。以上只是一些例子,还有其他太平洋战争的电视剧和电影。

  • 清朝十二帝顺序列表简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有12位皇帝。他继续压制明朝复活的势力,重振清朝的统治。他打败了各种反对派别并奠定了清朝的基础。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一些腐败的官员。他统治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社会动荡事件。他在登基后不久即被废黜,清朝结束。这是清朝十二帝的简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所发展,也面临了许多重大的挑战和变革。

  • 历史朝代顺序表和时间(先秦两汉,元代,明代,清代,宋代,隋唐,魏晋南北朝,按朝代先后排序?)

    告诉你一个可以查过去十年天气预报的网站。天气记录网——历史天气:http://www.tqjlw.cn/index.html中国的历史朝代顺序?展开全部朝代顺序:尧舜禹后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建立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070年左右。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你这个问题的先后排序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

  • 宋朝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是

    宋朝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是南方江南地区。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且河流众多,灌溉条件良好,适宜农业发展。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繁盛,粮食产量也相对较高。此外,宋朝时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建设,如修筑大型的水利工程如运河和水库,以提供足够的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粮食产量的提高。

  • 古希腊神话人物为什么都有斯

    在古希腊神话中,很多人物的名字都以"斯"结尾。这是因为在古希腊的语法规则中,"斯"被用作名字后缀,表示属于某个人、物或概念。此外,一些在神话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也以"斯"结尾,这可能是为了给他们的名字增添一种特殊的神秘感和与众不同的气质。例如,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波罗是太阳神和艺术之神,赫尔墨斯是信使神等。

  • 欧洲文明近代史论文武汉近代史论文

    欧洲文化的转变特色最为明显的是文艺复兴的出现。武汉是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和生产中心,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2019年新冠疫情波及全球,武汉成为了疫情的中心。疫情不仅对武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暴露了中国疫情管理的不足,同时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这对未来的武汉和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

    联合国以国际合作、冲突预防、和平解决争端为核心目标,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平台。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特拉华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国际组织得到发展,冷战格局出现,殖民地独立运动盛行,区域联盟和国际合作兴起,国际法和人权保护得以加强。

  • 近代史纲要2023版

    2023年自考本科的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包括公共课,专业课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不同。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自考公共课的必考课程,下面为大家整理一些近代史高频考点。

  • 大二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5.当代中国:1990年至今,中国继续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