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跃进:指1958年至1961年期间中共中央发动的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的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常见的名词解释有:
1. 辛亥革命:指1911年爆发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皇权,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2. 新文化运动:指发生于20世纪初的一场中国新思潮和反封建传统文化的运动,标志着现代文化的兴起。
3. 五四运动:指发生于1919年的全国范围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4. 北洋政府:指1912年至1928年期间,位于北京的中华民国正式政府,逐渐变成内部派系斗争的场所。
5. 国共合作: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年)发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五一口号:指1949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口号,内容有"夺取土地、建立农民政权"、"组织农民武装"、"没收地主土地"等。
7. 三反五反运动:指1951年至1952年期间中共中央展开的一场群众运动,旨在反对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不良风气。
8. 大跃进:指1958年至1961年期间中共中央发动的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的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9. 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至1976年期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运动,由毛泽东发起,旨在清除资产阶级的残余势力,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0. 改革开放:指1978年以来中共中央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经济开放举措,旨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