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百科列表
  • 渡江战役在大别山地区吗

    渡江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9年4月20日至5月20日在大别山地区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成功地渡过长江,击败国民党军队,将解放军的战略重心由华北转移到了华中地区。大别山地区是渡江战役的重要战场之一。...

  •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 渡江战役前线总指挥

    渡江战役是指中共中央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于1949年4月至5月间,成功地渡过长江,并击败国民党军队,最终取得了对南京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渡江战役前线,总指挥负责制定作战计划,部署军队,并指挥作战行动。总之,渡江战役前线总指挥是整个战役中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决策和指挥能力对于战局的发展和最后的胜利具有重要影响。...

  • 渡江战役在哪打的

    渡江战役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共中央领导的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遵义会议后经过长征后所进行的一系列在江西瑞金地区的战斗。其中,主要的渡江战役发生在1934年至1935年间,红军穿过长江进入湖南、湖北等地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斗。尤其著名的是1934年11月底在湘江渡口周围地区所进行的激烈战斗,被称为"渡江战役"。在长征中,红军面临诸多艰难困苦,但最终成功渡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夺取了重要的胜利。...

  • 渡江战役在哪里过的江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战役,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到5月的解放南京战役,也被称为南京渡江战役。这次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渡过长江,占领了国民党政权的南京市,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 渡江战役总指挥

    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毛泽东。...

  • 渡江战役和平津战役是一个战役吗

    渡江战役和平津战役并不是同一个战役。渡江战役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至1950年期间,成功穿越长江,进攻国民党军队,并最终统一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虽然两个战役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但它们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中国的战略进攻中的重要战役。...

  • 渡江战役占领了哪座城市

    渡江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进行的渡江作战,目的是夺取长江南岸的大片领土。这标志着中国解放区与中华民国政权的对峙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以上几座城市外,渡江战役还导致了国共内战的进一步发展,人民解放军在接下来的战役中陆续攻占了更多的城市,最终在1949年底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渡江战役发生在哪个地方

    渡江战役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于1949年4月20日至5月20日在长江流域进行的一系列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重要战役。主要发生在四川和湖北两省的长江流域地区。其中,解放军在四川的渡江战役主要发生在重庆、万县和巫峡地区;而在湖北,主要发生在南岸的九江、南京和襄阳等地区。...

  • 渡江战役在哪里

    渡江战役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1935年10月16日至11月16日,在长征途中在四川省泸州市以及重庆市渡江的一系列战役。...

  • 淮海战役精神

    淮海战役精神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中展现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风貌。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于1948年11月6日至12月10日在华东地区的淮河与大运河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 渡江战役书记

    《渡江战役》是一本记录中国革命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发起长江战役的书籍。这本书的书记或者编辑可能是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或相关研究人员。具体的书记身份没有明确的信息,但他可能是亲眼见证了这场战役并有深入了解的人员。这本书对于中国红军的军事思想和战斗策略,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成为中国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 渡江战役发生在什么时期

    渡江战役发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抗击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的过程中。具体来说,渡江战役指的是解放军在1949年4月20日至5月20日期间,成功渡过长江,击败了国民党军队并解放了南京的战役。这场战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内战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并最终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

  • 渡江战役在哪里发生的

    渡江战役发生在中国的江西省和福建省交界的长汀镇。...

  • 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

    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国共内战的态势,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江苏、安徽地区的主要抵抗力量,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些城市是国共内战中的重要战略据点,收复它们对解放区的巩固和解放战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增强了解放军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渡江战役占领哪里

    渡江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于1949年11月底至1950年初渡过长江,击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中国大陆南方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中共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地位。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占了南京、上海、武汉等重要城市。...

  • 渡江战役占领了哪里宣告覆灭

    渡江战役是指中共军队在中国内战期间渡过长江、占领江苏、浙江和安徽的战役。渡江战役的成功宣告了国共内战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共军队基本控制了华东地区。...

  • 渡江战役为何不叫四大战役

    "渡江战役"之所以不被称为"四大战役",是因为"四大战役"通常指的是中共领导下的四次战役,即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而"渡江战役"是指中共领导的解放军在1949年渡过长江,占领南京的战役,虽然是中共领导下的重要战役,但其规模和影响力不如其他三个战役,因此常常被独立出来,不被计入"四大战役"之中。...

  • 淮海战役精神的科学内涵是

    这反映了淮海战役指挥官对物资保障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备。综上所述,淮海战役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灵活战术、战略谋划、综合作战能力和物资保障等方面,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在战斗过程中科学决策和科学运用军事资源的能力。...

  •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占领了哪里

    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1日至4月24日进行,最终于4月23日占领了南京。南京是当时中国国共两党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其失陷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国共两党开始进一步推进解放全国的战役。...

  • 渡江战役占领了哪里

    渡江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于1949年4月20日至5月20日,成功渡过长江并占领南京。南京是当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首都,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进程逐渐完成,并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地位的确立。...

  •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之一。在此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先后解放了大部分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而淮海战役的胜利将进一步控制整个华东地区,为最终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的作战目标是迅速歼灭国民党军的主力,并解放淮海地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受到严重的败绩,损失惨重。...

  •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确实得益于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和巨大贡献。在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通过对民众的组织动员和广泛宣传,形成了大规模的人民战争局面。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勇敢斗争的结果,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解放军的进攻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对战役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淮海战役的胜利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的伟大力量和坚定意志。...

  • 淮海战役解放了什么地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至1949年期间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该战役解放了中国东部的江苏、安徽和江西等地。此外,淮海战役还解放了江苏、安徽和江西沿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建立新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发生在1949年11月26日至12月1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淮河流域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这一阶段,解放军采取了全面包围、歼灭敌人的战术,实施大规模的包围攻击。在这一阶段,解放军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包括人数优势、技术装备优势和地理优势,展开了有力的攻势。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解放军歼灭了近80万国民党军队,迫使蒋介石放弃了政权,最终使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

  • 淮海战役谁打的

    淮海战役是中共军队与国民党军队之间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进行的一次重要决战。中共军队由陈毅等人指挥,国民党军队由胡宗南等人指挥。这场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期间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进行。最终,中共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军队遭到严重打击,标志着解放军在中国大陆东南地区的优势地位确立。...

  •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有什么唱主角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要角色包括: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刘伯承、陈毅等主要将领领导,主要负责战役的指挥和作战计划的制定。这些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

  • 淮海战役长达多少天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直属部队和华东野战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结束于1949年1月10日,持续了66天。...

  • 淮海战役的意义

    淮海战役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的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它是中国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使得解放军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次胜利使得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军事形态被破坏,对国民党政权的削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淮海战役的特点

    淮海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政治和经济基础严重受损,为最终的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是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海战役纪念馆内的一座纪念建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是对在这场战役中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的纪念和怀念,也是提醒后人珍惜和平、警示历史教训的象征。每年重要的纪念日和节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都会举行各种悼念和纪念活动,吸引着广大人民前来参观致敬。...

  • 淮海战役第一枪

    淮海战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部分,发生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这场战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和华东民主联军的主力部队组成,对国民党的第一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进行了全面包围和歼灭。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整个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系列的进攻行动,并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关节是迅速地消灭兵团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关键是迅速地消灭敌方兵团。这一阶段的主要战役包括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通过这些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地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坚固防线,推动了解放军在江苏、安徽和山东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迅速消灭敌方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淮海战役的后续阶段奠定了基础,并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 淮海战役解放了什么地区

    淮海战役解放了中国的苏南地区。...

  •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共同取得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小车,将军队需要的物资和弹药运送到前线,为解放军提供了重要的补给保障。他们还提供了情报信息,帮助解放军打探敌方情况。此外,人民群众还积极参与战斗,组织民兵队伍与解放军一同作战,起到了重要的牵制和配合作用。...

  •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与小车推出来并无直接联系。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在淮河流域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了多种战术和战略手段,如歼灭分割包围、采取优势兵力以及采取灵活机动来迅速截击敌人的后续部队等,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淮海战役的胜利与这个民间故事无关。淮海战役的胜利归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面战略规划和出色的战术执行能力。...

  • 淮海战役是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体现了群众路线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一条连通前线和根据地的重要战役,意图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夺取江苏地区的胜利。虽然淮海战役中广泛动员了群众的支持,但并没有体现“用小推车”的概念。淮海战役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战术、士兵的英勇与献身精神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

  •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是由谁唱主角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 淮海战役指挥者排序

    这只是根据历史资料和文献推测的顺序,实际情况可能还有其他指挥者参与并承担重要角色。...

  • 淮海战役死了多少万人?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至12月10日在江苏省淮海地区进行。战役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攻势,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根据资料显示,淮海战役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都有一定的伤亡。据统计,整个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伤亡人数大约有10万人左右,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伤亡人数约为2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