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百科列表
  • 三大战役伤亡人数对比

    三大战役指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重要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和长沙会战。伤亡人数十分庞大,据统计,中国军民伤亡约20万人,其中战死约8万人,伤残约12万人。由于战斗持续时间长且激烈,伤亡人数较为庞大。总的来说,三大战役的伤亡人数都非常惨重,反映了当时中国军民为抵抗日军入侵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 三大战役为什么先打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进行的解放战役,分别为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解放东北地区对于中共来说,有助于夺取全国胜利,而对于国民党来说,东北地区是其根据地和战略要地,一旦失去东北,国共形势会发生巨大变化。而国民党军队在此之前在东北地区遭受了一系列的失败,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因此,辽沈战役对于中共来说是一个获取更大胜利的机会,而对于国军来说是一个挽回颓势的机会。...

  • 三大战役指挥员分别是谁

    三大战役指挥员分别是朱德、彭德怀、刘伯承。...

  • 三大战役历时最长

    三大战役历时最长的是长征,历时368天。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1934年到1935年进行的一次战略撤退,目的是躲避中央国民政府的围剿。红军经历了艰苦的山林跋涉、刀山火海、饥饿疾病等各种困难,最终才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的延安。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的重要经验积累之一。...

  • 三大战役包括

    三大战役包括:1.战术战役:针对具体战斗任务和条件,制定并执行的作战计划和行动。战术战役主要包括战术指导、火力控制、兵力调度、防御布置等。战略战役通常由高级指挥官和军事专家负责制定和执行,涉及到兵力的集结、兵站保障、兵员部署等。运筹战役包括战役计划、兵种协同、后勤保障等,是指挥官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战役决策和指挥的重要环节。...

  • 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这场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庞大的海上战役之一,也是以美军的胜利结束。这场战役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一次巨大对战,两国动员了大规模的士兵、坦克和飞机。虽然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最终苏联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击败了德国军队。这场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地战役之一,也被认为是东线战局转折点的标志之一。...

  • 三大战役 评价

    七擒七纵是诸葛亮在对抗蜀国叛将黄忠时的一次重要战役。尽管黄忠实力强大,但是诸葛亮巧妙地利用时间和地势的优势,通过兵力的分散和集中,最终将黄忠擒获并留在了自己麾下。这一战役显示出了诸葛亮严密的思维和高超的战略计划能力,巧妙地击败了敌方势力。诸葛亮利用心理战术,下令城门大开,自己坐在城楼上无所事事,看起来非常放松。...

  • 三大战役后 还剩多少兵力

    根据问题描述无法确定具体的战役名称和时间点,因此无法提供确切的答案。不同的战役和时间点,对于剩余的兵力情况会有不同的影响。请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得到准确的回答。...

  • 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

    三大战役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参与的三次重要战役,分别是解放战争时的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其中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目标是消灭国民党军的东北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并迅速解放长江以北的大片地区。根据统计,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共歼灭敌军近40万人,俘虏20万人,摧毁敌军80多个师团。...

  • 三大战役历时最长的是

    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的是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从1941年12月开始,直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结束,历时近四年。这场战争在太平洋地区和亚洲其他地区展开,涉及了大量的陆海空军战斗,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三大战役 歼敌最多

    德军击败了苏联部队并将其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市。在这场战役中,德军伤亡超过80万人,苏联则伤亡超过110万人。德国希望通过突破苏联南部的库尔斯克外环来改变战局。然而,苏联提前得知了德国的计划,并在库尔斯克地区进行了坚决的防守。这场战役给了德国以巨大的伤亡,据估计,双方在这场战役中的伤亡总数约为100万人。德国希望在苏联内陆建立一个战略基础,并迅速击败苏联军队。...

  • 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

    三大战役指的是中国古代军事战术中的三种主要战役,分别是攻城战役、野战战役和防守战役。防守战役是指防守方采取的战略和战术手段,以应对敌方的攻击。在中国历史上,防守战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外敌侵略的时候。同样,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也是采取了多种防守战役策略,如游击战、地道战等来对抗日本侵略者。...

  • 三大战役共歼灭多少人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分别发生在解放战争的不同时期,共同完成了解放中国的伟大历史使命。据统计,辽沈战役共歼灭敌人近30万人,淮海战役共歼灭敌人超过55万人,平津战役共歼灭敌人近70万人。...

  • 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发起的三次重大战役,分别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战役,时间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8年11月2日,历时52天。值得一提的是,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果最重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歼敌最多、俘获最多的一次战役。...

  • 三大战役 八种表现

    它要求迅速打击敌人的主要力量,占领关键地区,迅速压缩敌人的生存空间,迅速结束战斗。战略决战适用于战略目标明确、与敌人实力相对接近的情况下。它要求在防守的同时积极进行反击,逐渐争取战争的胜利。八种表现是相对于战役实施方来说的,是指在战役过程中的不同作战行为和方式。...

  • 三大战役 规模最大

    德军试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并切断苏联南部的铁路交通线,但最终在苏军顽强防御下失败,成为苏军反攻的转折点。盟军采取了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最终击溃德军并导致战争结束。德军成功包围并占领了基辅,俘虏了大量苏联士兵,这场战役被认为是德国在东线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 三大战役 意义

    三大战役是指指导中国红军进行战斗的三个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对国民党统治、进行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成熟的战术和战略体系。江西战役的胜利不仅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也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运动战中的战斗力和战术水平。三大战役的意义在于,它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困难环境下的战斗实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战略思想。...

  • 三大战役 伤亡

    苏联红军成功地坚守住了首都莫斯科,并打击了德军的进攻力量,使德军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红军成功地突破了德军的防线,迫使德军撤退,并最终导致了德军在东线的溃败。这些战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给各方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 三大战役 锦州

    战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对日伪军发动,最终解放了锦州市。锦州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巨大的胜利意义而闻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采取多路夹击、突围和分割包围等战术手段,最终将日伪军残部歼灭。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锦州市,控制了整个辽东半岛,为解放东北地区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三大战役 名词解释

    通过分析敌方的兵力、兵种、指挥水平、资源等情况,以及了解自己的兵力、兵种、指挥水平、资源等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作战计划和策略,实现战争的胜利。通过迅速进攻敌方的战略要点或策应部队,消灭或削弱敌人的力量,阻碍敌人的战略行动,同时在自己本土或有利的防线上设防坚守,等待援军的到来或敌人的消耗,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 三大战役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被誉为三大战役之一。赤壁之战是刘备与孙权共同抵抗曹操的军事行动。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孙刘联军,但由于受到孙刘联军的狡猾策略和天气因素的影响,曹军在长江的水战中遭受重大损失。这场战役不仅扭转了当时东汉末年政治格局,也为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 三大战役 历时最长

    战争期间,埃及和叙利亚从1973年10月6日发起了突袭以色列的进攻,这导致了一系列激烈的军事行动,直到停火协议于1973年10月25日签署,结束了这场战争。战争爆发于1939年,起因是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两国对德宣战。随后,战争迅速蔓延至欧洲大陆和亚洲。战争期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包括德国的闪电战、苏联的反击战、日本的太平洋战争等。战争起因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法国王位的宣称,以及法国封疆大臣的内讧。...

  •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发动和取得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之一。该战役发生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是中国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在辽东半岛和沈阳地区的最后一次全面进攻。辽沈战役是解放军连续作战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力量对比最悬殊的一次战役,也是解放军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对于解放军取得全面胜利,迫使国民党军主力撤出东北地区,实现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政权的最后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 三大战役中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解放战争中发起的三次重要战役,包括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其中,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平津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而渡江战役则发生于1949年4月至5月。因此,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不是几乎同时进行的,但它们确实是在同一阶段的战役中发生的。...

  • 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和平解放的城市主要是沈阳、天津和北京。沈阳是在1948年11月2日至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动了沈阳战役,最终和平解放了沈阳市。天津是在1949年1月15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共同发起了天津战役,最终和平解放了天津市。...

  •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地区发动进攻,成功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华东兵团,解放了江苏、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区。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至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上游发动进攻,成功渡过长江,解放了湖北、安徽和江西等地区,为最终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条件。这三大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三大战役 战术

    三大战役战术通常是指陆军的攻、防、突击三大基本战术。具体来说,它们是:1.攻击战术:指军队主动出击,力图以火力压制和机动速度来突破敌人的防御,并最终占领敌人的阵地。...

  • 三大战役 大决战

    三大战役指的是战争中的三个重要决战,通常是战争的关键节点,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势和结果。大决战则指的是当中规模最大或者最重要的决战。这些三大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决定了历史走势和国家的命运。...

  • 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

    这次战役中,解放军成功渡过长江,并最终占领了国民党的中央政权所在地南京。这场战役标志着解放战争基本胜利的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三大战役对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中国历史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平津战役

    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展开了顽强抵抗。第一阶段从12月5日至12月12日期间,中国军队发动了一系列反击,成功地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团,并迫使日军从柏骑线撤退。此后,中国军队继续对日军进行追击战。虽然中国军队取得了一些战斗胜利,但由于日军兵力优势和技术装备的优势,中国军队最终无法阻止日本侵略军的南下。...

  •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三次重要战役,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标志着共产党开始建立红军,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军事力量的先河,为中国共产党武装抗击国民党统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起义成功后,红军迅速扩大了规模,建立了秋收起义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示范和基础,成为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战略的指导。...

  • 三大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采取了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策略,最终击败了袁绍,确立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霸权地位。在这场战役中,东吴联合刘备的蜀汉,成功地粉碎了曹操大举进攻的计划。战役的胜利使得曹操的势力受到重创,为三国时代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率军进攻刘备的盟友孙权所统治的东吴,但最终被东吴与刘备的联军成功阻击。这次战役的失败使得曹魏没有能够消灭蜀汉和东吴,维持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 三大战役 三国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华容道之战。刘备孙权联军充分利用火攻等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强大军队,使他的北伐计划破产,为孙刘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借助战略运输的优势,对袁绍进行军事打击,最终击败并消灭了袁绍的势力。被敌对势力追捕时,关羽突围不成反被擒,最终被曹操所杀。华容道之战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同时也标志着蜀汉在对曹魏的抵抗中失去了一位重要将领。...

  • 三大战役 小推车

    小推车不是三大战役之一。三大战役是指中国古代军事战役中的三种重要战术布局,分别为鱼鳞阵、锋矢阵和衝車陣。这三个战役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常被用于战争中。其中,鱼鳞阵是一种防御性的战术布阵,用于抵挡敌方的进攻;锋矢阵则是一种进攻性的战术布阵,用于发起冲击;而衝車陣则是一种通过衝撞来摧毁敌方阵型的战术。...

  • 三大战役结束的时间顺序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期间进行的三大重要战役,按时间顺序分别是:1.平型关战役:1947年12月29日至1948年1月31日,这是解放战争中的第一次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平型关一带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 三大战役 是哪三大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提出的三种重要战斗战术,分别是「奇正包」、「直心守」和「兼顾进退」。...

  • 三大战役结束时间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动的三个重大战役,分别是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这三个战役的结束时间如下:1.淮海战役:1949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一个攻克国民党军主力南京的据点南京城墙,标志着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 三大战役的时间先后顺序

    三大战役的时间先后顺序为:1.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11月中旬,中共军队在国共内战期间大规模发动的战略决战,包括了全国范围内的多个战区。...

  • 三大战役时间顺序排列

    此战役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包围了国民党军队,并最终解放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中国东北的威胁。...

  • 三大战役的时间分别是

    三大战役的时间分别是:1.平阳战役:发生在公元589年。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和北朝隋之间的一场战役,南朝陈在此战中败北,隋朝建立。这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战役,曹操在此战中获得胜利,成为北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