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百科

三字经全文正版及解释

时间:2023-08-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文史百科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被认为是儿童学习礼仪、道德和基本知识的必读经典之一。"香九龄"指的是古代著名孝子香炉儿童,"能温席"意味着他能够热心侍奉长者;"孝于亲"表示孝顺父母是应该恪守的责任。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陈诸位,义从千乘;价逾千金,孝当竭力。所究当勉,道文之效。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孟姜女,力量悲。"言而有信"意味着说话要守信用,"行而有果"表示行动有结果。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被认为是儿童学习礼仪、道德和基本知识的必读经典之一。以下是《三字经》的全文正版及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指的是每个人的初生状态,"性本善"表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性相近"指人的本性都是相似的,"习相远"则意味着习得的不同环境和教育会使人们的行为表现出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苟不教"意味着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变坏,"性乃迁"表示人的本性可能会改变,"教之道"指的是教育的方法,"贵以专"表示要专注于教育。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指的是古代著名母亲孟母,"择邻处"表示她选择居住的地方,"子不学"表示她的儿子不愿意学习,"断机杼"意味着她就切断了家庭的织机,以此来鼓励儿子学习。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古代名士的名字,"有义方"表示他有教育儿子的方法,"教五子"指他教育了五个儿子,"名俱扬"表示他的儿子们都有出众的才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养不教"意味着只顾着养育而不加以教育,是父亲的过错;"教不严"表示教育不严厉,是老师的惰性。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子不学"表示孩子不愿意学习是不应该的;"幼不学"意味着小时候不学习,长大后就无法有所作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表示玉石不经过琢磨就无法成为美玉;"人不学"意味着人不学习就无法明白道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为人子"表示当做人的儿子,"方少时"时指在年轻的时候,"亲师友"意味着要亲近师长和朋友,"习礼仪"表示要学习守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香九龄"指的是古代著名孝子香炉儿童,"能温席"意味着他能够热心侍奉长者;"孝于亲"表示孝顺父母是应该恪守的责任。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融四岁"表示融到四岁时,"能让梨"意味着他能够懂得与别人分享;"弟于长"表示对待兄长应该要尊敬;"宜先知"表示应该优先去了解。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首孝悌"表示首要是要尽孝顺和对兄长的顺从;"次见闻"指次要是要了解各种知识和事物;"知某数"表示掌握数学知识;"识某文"表示认识各种文字。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一而十"指的是从一到十,"十而百"表示从十到百,"百而千"意味着从百到千,"千而万"表示从千到万,这里是一个数学上的递进。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即宇宙中的三大要素;"三光"表示太阳、月亮和星星,即宇宙中的三大亮光。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三纲"指的是天下各级人与人之间的三种关系,即君臣、父子和夫妻之间;"君臣义"表示君主和臣子之间应该有忠诚之义;"父子亲"表示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有深情厚谊;"夫妇顺"意味着夫妻之间应该互相顺从。

曰陈诸位,义从千乘;价逾千金,孝当竭力。"曰陈诸位"意味着在众人面前陈述自己的意见要言之有理;"义从千乘"指的是应该效法传说中的千乘国的义士;"价逾千金"表示价值超过千金,这里表示孝顺的价值;"孝当竭力"表示对父母的孝顺应该全力以赴。

所究当勉,道文之效。"所究"指的是所学,"当勉"表示应该努力;"道文之效"意味着要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

问则明,误则灭,惑则从,终则果。"问则明"表示如果有疑问就去询问,就会明白;"误则灭"意味着发生错误就会失败;"惑则从"表示受到迷惑就会跟随别人;"终则果"表示最终结果会说明一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孟姜女,力量悲。"凡事豫则立"意味着凡事都要提前考虑,才能成功;"不豫则废"表示如果不提前考虑就会失败;"孟姜女"是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名,"力量悲"表示她为了寻找丈夫付出的努力和悲伤。

中维勉,行无悔;忍辱负重,助人志。"中维勉"意味着要坚持中道,才能勇往直前;"行无悔"表示行动之后不会后悔;"忍辱负重"表示忍受屈辱和承受重负;"助人志"表示帮助他人实现志向。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口而诵"表示用口念诵,"心而惟"意味着用心默默思考;"朝于斯"表示早晨就从这里开始,"夕于斯"表示晚上也会回到这里。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昔仲尼"指的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师项橐"表示他曾经拜师于项橐,"古圣贤"意味着古代的圣贤,"尚勤学"表示高度重视勤奋学习。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赵中令"指古代著名官员赵中令,"读鲁论"表示他读书学习《鲁论》;"彼既仕"意味着他已经成为官员,"学且勤"表示学习依旧勤奋。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披蒲编"指的是古代用蒲草编成的书本,"削竹简"表示用竹木制成的简牍,"彼无书"表示他身边没有书本,"且知勉"表示他依然勉力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头悬梁"是指在头上悬挂着梁木来刺激自己的记忆力,"锥刺股"指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自催促自己努力,"彼不教"表示他当时没有老师教导,"自勤苦"表示自己勤奋苦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囊萤"意味着把萤火虫装进囊中,"如映雪"表示看到雪后的倒影,"家虽贫"表示家境虽然贫困,"学不辍"表示学习不会中断。

如负薪,如跨狗,虽千古,其责重。"如负薪"意味着像背负着柴薪,"如跨狗"表示像压住狗来进行操练,"虽千古"表示纵使过去千年,"其责重"表示责任重大。

朝闻道,夕可死。"朝闻道"表示早晨听到道理,"夕可死"表示晚上就可以安心死去。

人不学,不知义,不知义,无以言。"人不学"意味着人不学习,"不知义"表示不懂得道义,"无以言"表示没有办法进行言辞交流。

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言而有信"意味着说话要守信用,"行而有果"表示行动有结果。

小学生读《三字经》时,可以通过了解每句的意义和背诵全文来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和品德观念,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推荐阅读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三苏

    唐宋八大家通常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以及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文天祥。

  • 百家姓中没有哪个姓乌肖

    百家姓是指古代中国公认的最常见的姓氏列表,旨在记录中国人民常见的姓氏。然而,百家姓并不包含所有姓氏,由于人口的差异和历史的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数量远远超过了百家姓所列出的姓氏。因此,不包含乌肖这个姓氏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只是它在编撰百家姓时未被列入其中。

  • 成语一诺千金的故事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际,张仲主动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去山上救火。山火熊熊燃烧,火焰和浓烟几乎让人无法靠近,但张仲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灭火工作中。他们把张仲视为村庄的英雄,并赞赏他的一念之间、一诺千金的决心和勇气。他们被张仲的精神所感动,决定奖励他一千两黄金。

  •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长城资料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其建造历史悠久,总长数万公里,跨越了中国的北方辽阔疆域。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民族工艺、防御手段、边防历史等方面的重要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闻名、万千游客争相参观的文化景点,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旅游业发展。

  • 中国历史名人传摘抄中国历史名人传的人物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司马迁: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执笔《史记》、《太史公自序》等著作,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书”。

  • 中国历史年表口诀中国历史年表和世界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口诀:夏商周,春秋战,战国七雄争霸权。秦并六国天下定,汉光武开辟新纪元。三国魏蜀吴,晋南北分,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周。隋唐五代开,终于宋朝鼎盛来。元明清,中国近代,百年风云变幻间。殖民地,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阴影因。纳粹德国曾疯狂,二战结束恢复平。冷战,美苏对峙中,苏联解体,指日可待应。21世纪充满不确定,数码时代,未来等待。

  • 曾巩和欧阳修都谈到了音乐的作用

    曾巩和欧阳修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文化名人,他们对音乐的作用都有一定的论述。曾巩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他认为音乐在教化和娱乐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君子乐应以礼乐之道为基础,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情感,能够传达出良好的道德和审美观念。可以说,曾巩和欧阳修对音乐的作用都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灵和道德修养的积极影响。

  • 关于描写读书的古诗文名句

    "-朱熹《读书志》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杨万里《书函谢韩参老》5."桃李花开杏花落,拈出三字调清舍。"-王禹偁《杏花天影明》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之涣《登鹳雀楼》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杨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贞观之治剧情分集介绍

    以上是贞观之治剧情分集的简要介绍,实际剧情会更加丰富和详细。

  • 山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山西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区域之一,其代表性城市包括:1.太原: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太原市内有多处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晋祠、榆次古城、平遥古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