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帝采取多种措施,最终加强了中央权力,并限制了宦官的权力。
时代背景: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延续了汉朝的基本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深刻变革时期。
时间:25年-220年
皇帝:共历13位
1. 初期:刘秀时期(25-57年)
刘秀(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
时期形势:刘秀发动了众多的起义,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了新王朝汉朝,使得长期分裂的中国恢复了统一局面。
主要事件:改制地方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巩固中央政权。
2. 光武中兴:明帝时期(58-76年)
刘庄(汉明帝):58-76年在位
时期形势:时代稳定,政治清明,发展经济和文化。
主要事件:引进外族大量充实士族,扶持汉族新贵,加强中央权力,实行多举贤才,重用班固,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推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 论才争任:章帝时期(76-88年)
刘炳(汉章帝):76-88年在位
时期形势:官场腐败,群雄并起,社会动荡,对天子不信任,宦官强权。
主要事件:出现“论才争任”、“黄门令尹”等政治现象,外族新贵称霸一时,社会动荡,宦官势力威胁到中央权利,章帝采取办法,加强了中央权利,限制了宦官势力。
4. 宦官专权:和帝时期(89-105年)
刘肇(汉和帝):89-105年在位
时期形势:宦官当权,内忧外患,社会动荡。
主要事件:大量授官给宦官,国家财政危机,屡次发生重大灾害。和帝采取多种措施,最终加强了中央权力,并限制了宦官的权力。
5. 改造政治制度:安帝时期(106-125年)
劉祜(汉安帝):106-125年在位
时期形势:时代稳定,政治清明,国家经济特别活跃,并开始变化。
主要事件:实行了多项政治制度的改革,使得朝廷制度和地方制度更加完善,发展了民族文化,倡导和谐人文的健康生活方式。
6. 宦官专权:顺帝时期(125-146年)
劉保(汉顺帝):125-146年在位
时期形势:宦官严重干预朝廷政治,并实行优亲政策,屡次百姓闹事。
主要事件:大量官职授予亲戚和外族新贵,导致国力衰竭和经济滞胀,顺帝头脑简单,宦官势力威胁极大,加剧了社会动荡。
7. 新野之变:冲帝时期(146-168年)
刘志(汉冲帝):146-168年在位
时期形势:新野之变后,朝廷政治动荡,内部争斗,外患不断,社会动荡。
主要事件:新野之变后,朝野内部动荡,多次发生政治暴动和叛乱,刘备和孙权等人趁机建立了各自的政权,中央政府失去了大片地区。
8. 安定中兴:桓帝时期(168-188年)
刘志世(汉桓帝):168-188年在位
时期形势:时代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主要事件:加强了中央集权,清理人事关系,重用贤臣才子,推动了经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政治统一打下了良好基础。
9. 清明时代:灵帝时期(188-220年)
刘宏(汉灵帝):188-220年在位
时期形势:时代动荡,经济失衡,文化较为多元,社会结构逐渐变化。
主要事件:由于朝廷腐败,民族分裂,加上外族入侵,使得整个东汉王朝的政治和经济高度动荡,损失惨重,最终被曹操的魏国取代,东汉王朝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