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东吴大军已经攻打南郡,鲁肃想借此机会劝降南郡太守刘备,但诸葛亮在太守府中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孙权是东吴的真正统治者,而鲁肃只是孙权的下属,无权代表东吴决策。最终,诸葛亮以掷地有声、声泪俱下的话语感动了鲁肃,鲁肃回禀孙权,建议与刘备联合抗曹。这场辩论,展现了诸葛亮高超的辩论技巧和博大的学识,也表现出蜀汉赢得了东吴的尊敬。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舌战群儒》是指蜀汉丞相诸葛亮与东吴大臣鲁肃之间的一次辩论。当时,东吴大军已经攻打南郡,鲁肃想借此机会劝降南郡太守刘备,但诸葛亮在太守府中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孙权是东吴的真正统治者,而鲁肃只是孙权的下属,无权代表东吴决策。
在辩论过程中,诸葛亮引用了典籍《周易》中的“乾坤定位,刚柔相济”、“克德峻急,厚积薄发”、“权衡审度,置之度外”,以及《尚书》中的“惟新厚之防微杜渐”,以及《论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典籍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鲁肃则以孙权的名义反驳。
最终,诸葛亮以掷地有声、声泪俱下的话语感动了鲁肃,鲁肃回禀孙权,建议与刘备联合抗曹。这场辩论,展现了诸葛亮高超的辩论技巧和博大的学识,也表现出蜀汉赢得了东吴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