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1925年,南昌兵变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东征期间,蒋介石第一次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中共领袖遵义会议把错误局面扭转。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双方形成了抗日联盟,1949年中共获得全国政权,国共两党意义上的分裂达成了东山再起。
注:本题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得分细则以教师要求为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抗日战争
d. 清朝灭亡
2. 中国国民党的党歌是( )
a. 《义勇军进行曲》
b. 《国际歌》
c. 《国民革命军战歌》
d. 《东方红》
3.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爆发于( )
a. 1920年代中期
b. 1911年辛亥革命后
c. 1898年戊戌变法后
d. 1925年五卅运动前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 )
a. 新民主主义
b. 百家争鸣
c. 建国和平
d. 民主革命
5. 洋务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
a.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了凝聚民族意识
c. 引进了大量的知识和技术
d. 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形成
6. 辛亥革命开始于( )
a. 1910年
b. 1911年
c. 1912年
d. 1913年
7.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 )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20年代
8. 立宪派发动的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欠缺坚定的领导
b. 转为维新派的重要信众颓废
c. 清廷坚决反对
d. 革命实力不足
9.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刘和珍案
c. “五四”爱国宣言
d.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
10. 蒋介石最初以哪种身份来到中国( )
a. 港商
b. 日商
c. 中华民国军队将领
d. 来自香港的革命志士
11. 巩固民主政治和实现经济建设的同时进行的大规模革命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国共合作
d. 抗日战争
12. 四大家族是指( )
a. 孙、宋、陆、陈
b. 蒋、宋、陈、孔
c. 贝、葛、卢、梁
d. 沈、赵、钱、孙
13. 下面哪个政治团体是逊色于中国共产党而被称为“亡国奴”( )
a. 国民党
b. 民进党
c. 民生党
d. 民主党
14.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那个外国国家的政治事件有关( )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日本
15.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 )
a. 真实、有效、果断
b. 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廉洁奉公
c. 爱国、团结、进步
d. 日日思、日日行、日日为民
16.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错误决策是( )
a. 南京长江大桥炸毁事件
b. 南昌兵变
c. 国共分裂
d. 一二八事变
17.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在前线的红色根据地中开展了哪个历史事件( )
a. 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延安整风运动
d. 西安事变
18. 实行“动员戡乱”的是( )
a. 王明
b. 徐特立
c. 康生
d. 毛泽东
1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蒋介石
d. 洪秀全
20. 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林彪
21. 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最初设立在哪个城市( )
a. 北京
b. 南京
c. 长沙
d. 上海
22. 近现代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是( )
a. 京张铁路
b. 津浦铁路
c. 京滇铁路
d. 广西铁路
23. 南京政府割让边疆的卖国行为导致哪个历史事件的爆发( )
a. 八年抗战
b. 内战
c. 南京保卫战
d. 反对出卖国土运动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寿路上最先拆毁的是哪个大型建筑物( )
a. 国民党政府大楼
b. 大礼堂
c. 凯旋门
d. 八大处
25. 中国抗日战争中被法国出卖给日本的城市是( )
a. 武汉
b. 青岛
c. 上海
d. 越南河内
26.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个城市周边( )
a. 沈阳
b. 长春
c. 哈尔滨
d. 大连
27. “共产党只有一百来人,凭什么打败几百万国民党军队?”这句话出自哪个人( )
a. 郭沫若
b. 戴笠
c. 蒋介石
d. 张学良
28. 抗日战争胜利后,哪个团体主张和平民主的声音最高( )
a. 国共两党
b. 民进党
c. 民主党
d. 维新派
29.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是( )
a.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
b.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
c. 中华民国成立时期
d. 西安事变后的政治动荡期
30.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运动的主题是( )
a. 军民团结
b. 民族大义
c. 劳动美德
d. 反对封建主义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31. 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发展过程
答案:清朝在辛亥革命后经过了数轮共和和保皇的大规模政治变革。1912年2月12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清帝退位,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1914年,号称万贵妃的故宫秘密珍宝外流事件惊动全国,清朝开始腐败衰弱加速,内忧外患更加严重;1915年,段祺瑞发动反袁护国战争,预示着各省的复辟和军阀割据时期的到来。
32. 国共两党的历史演变
答案:国共两党曾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经历了多轮斗争、妥协与分裂。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1925年,南昌兵变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1927年,国共分裂。东征期间,蒋介石第一次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中共领袖遵义会议把错误局面扭转。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双方形成了抗日联盟,1949年中共获得全国政权,国共两党意义上的分裂达成了东山再起。
33.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和实践应用被中国共产党引入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掀起了中国工农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在转变中学会了运用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经济,协作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争取政治胜利;红军在长征中加强了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党在民族大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感召下,有力量来赢得新中国的新阶段胜利。
34. 抗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答案:抗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战时紧张、与主要外国关系紧密、对日敌斗争极为强烈、对于国联的参加及反法联盟的不承认态度明显、荣归联合国成员及占领管治地的主张强烈、对于国际黑手、特务的警惕性增强。
35. 新中国建设中基于“四个现代化”的总规划
答案:新中国的建设中,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它是指:即要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教育文化等领域实现现代化,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四个现代化的总规划是新中国发展的根本论点,历经无数的艰难困苦,中国在现代化的航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