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天命之道”,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与仁义道德相辅相成。
1. 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学派的创建者和传承者,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孔子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孟子 (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儒家思想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之后”。他主张“天命之道”,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与仁义道德相辅相成。
3. 鲁迅(1881年-1936年)——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人物,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反映现代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4.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其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风格。
5.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春望》、《登高》等,其诗歌富有激情,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人民的疾苦和自然的壮美。
6.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开国元勋,思想家和政治家,主张变法,提出了“新法”,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倡导民生至上的思想。
7. 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代表作品有《钱塘湖春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其诗歌体现了抒发个人感情、关切社会命运的诗意。
8.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满族皇帝,其一生经历了多次转变,体现了富有强烈个性的人物形象。
9.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明代儒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主张“心学”,即说从心开始,从心中体验到世间万物之理,并对之加以判断和把握。
10. 程颐(1033年-1107年)——北宋时期儒学家、文化名人,被尊为“程门立雪”,主张儒家思想,认为应该通过学习和认识社会秩序,使个人追求理想与社会价值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