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百科

典故的诗意化演进之“二毛”

时间:2024-11-1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9 栏目名: 文史百科

“二毛”是一个合成词,由“二”和“毛”合成。头发斑白的人自然是老年人,由头发斑白这个意义,“二毛”引申出老年人的意义。说的是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的事,宋襄公要求宋军以仁义对待楚军,即所谓“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杜预把“二毛”解释为头发黑白掺杂了的人也就是老年人。“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的意思就是:不让已经受伤的敌人再度受伤,不擒获年老的敌人。白居易《社日关路作》:“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一)二毛:头发斑白。

“二毛”是一个合成词,由“二”和“毛”合成。先秦时期“二”的意思之一是“区别”、“不一样”。“毛”的本义是“眉发”、“兽毛”。于是,“二毛”的本义就是头发有黑白两种颜色,显示的是黑发开始向白发过渡的状态,也就是头发斑白。

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史回四十韵》:“莫叹巴三峡,休惊鬓二毛。”诗人提醒入川的朋友,过三峡时不要为巫山神女之类的人间情事而伤悲,不要为此去路途遥远而自己已经鬓发斑斑而伤悲。

许浑《寄盈上人》:“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斑白的头发梳到梳子上,如同白雪一般;两眼流下的泪水浸润了枕头,都结了冰。诗人以此诗句感叹自己华发脱落,年华渐老。

(二)二毛:老年之人。

头发斑白的人自然是老年人,由头发斑白这个意义,“二毛”引申出老年人的意义。“二毛”引申为老年人之意,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说的是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的事,宋襄公要求宋军以仁义对待楚军,即所谓“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杜预把“二毛”解释为头发黑白掺杂了的人也就是老年人。“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的意思就是:不让已经受伤的敌人再度受伤,不擒获年老的敌人。

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三秀悲中散,二毛伤虎贲。”刘禹锡被贬到武陵后心情落寞,他想到了流落到北朝的南北朝诗人庾信。庾信曾任南朝中郎将也就是汉代所称的虎贲中郎将,那时候庾信还是个年轻人,所以“二毛伤虎贲”的意思就是老年的庾信感慨自己年轻时候做将军的经历。

李宗谔《馆中新蝉》:“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伤悲。”“二毛”对“八斗”,“八斗”是“八斗之才”的简略,陈思王曹植被后人称为“八斗之才”;“二毛”自然就是“二毛之人”的简略了,所以“二毛”就是指年老的潘岳。潘岳曾为亡妻写过悼亡诗,老年丧妻,潘岳伤痛不已,诗写得催人泪下,潘岳由此被后人称为悼亡诗的真正开创者。

(三)二毛:而立之人。

老年人肯定头发斑白了,但是人的头发开始发白的年龄却是在而立之年,所以“二毛”又有“而立之人”这个引申义。这个引申义出自潘岳《秋兴赋》,该赋的序写道:“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白居易《社日关路作》:“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这是白居易见秋光叹人生早衰的两句诗。据中华书局版《白居易诗集校注》,《社日关路作》一诗作于贞元十六年(800)年末或次年(801)初,贞元十六年白居易虚岁三十。

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前一句写高山矗立,江水滔滔,这种壮阔的景观自然要引出人在壮年时期慷慨激昂的抒情,所以后一句就写了人生流年至“二毛”时候的诗人的感想,将近而立之年,人生正该如山河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当然,一个“欲”字又写出了诗人近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而不能“立”的感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