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也是如此,并且他还因此丢了性命,弃尸街头,连妻儿都未能幸免。但是,孔融才高气盛,心直口快,做事不考虑后果。孔融让梨特种邮票孔融十六岁那年,出事了。孔融兄弟俩被捕入狱。何进的一些部下都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扬言要派剑客追杀孔融。孔融让利邮票发行当时,天下有两股强大的势力。曹操还发布了禁酒令,孔融也是多次投书反对此事。
孔融让梨的典故我们大家都熟悉。
近几年,初中语文课本还节选了有关孔融《小时了了》的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俗话说,三岁看大,从小,孔融就表现出了跟普通小孩不一样的天赋。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去了京城。
京城里有个叫李膺的人非常有名望,小小的孔融很想去拜访他。
但是,李膺名气大了,一般人可不是轻易就能见的。
李膺规定,除非是当代名人和通家世交,其余一概不见。
可是这拦不住小孔融。
他大摇大摆地走到李膺家门口,对看门的人说:“我是李公的通家弟子,特来拜见他,请你通报一声。”
看门一通告,李膺也觉得很奇怪,寻思了半天,自己也不认识这么个小孩子啊。出于好奇,就同意见见小孩。
孔融进了李膺府上。两个人施礼就坐。李膺就问了:“敢问祖上哪一个跟我有亲友关系呢?”
孔融说:“我的先祖孔子跟您的先祖李老君(老子姓李名丹)很有交情,所以,我们也就算是世交了啊。”
大家听了,不由地竖起大拇指,夸孔融聪明伶俐。
可是,后来的陈玮听了这件事不干了,就说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就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就聪明。
孔融马上就回敬陈玮说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就是说,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言外之意就是说,怨道您长这么大了,如此愚蠢呢!
在座的都笑了,李膺也哈哈大笑起来。并对孔融说道,您长大了一定是个成大器的人啊。
《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
也确实如李膺所说,长大后的孔融确实成了大器。
然而,成大器之人,大多恃才傲物,愤世嫉俗。孔融也是如此,并且他还因此丢了性命,弃尸街头,连妻儿都未能幸免。
长大后的孔融,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文学方面也颇有成就。在政治上,孔融官至北海相,太中大夫等。孔融曾经上书给朝廷提过不少中肯的建议,朝廷也采纳过他的建议。在文学上,孔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更为难得的是孔融的人品,他光明磊落,待人宽厚真诚。他看到别人优缺点,总是当面指出来,而在背地里却充分肯定这个人的长处。孔融还大力举荐贤良之士,所以,很多能人志士都投奔孔融,孔融的家里总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
但是,孔融才高气盛,心直口快,做事不考虑后果。对于高官显贵从不避讳,因此很是得罪了一批人。
孔融让梨特种邮票
孔融十六岁那年,出事了。
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因为得罪了当朝宦官,他为了逃避追捕逃到了鲁郡,去投奔孔融的哥哥孔褒。那天,哥哥孔褒正好不在家,胆肥的孔融就代替哥哥接待了张俭。
张俭看到孔融还是个孩子呢,有很多话不方便说呀。没想到孔融看到张俭有难处,就大度地说道:“我哥哥虽然不在家,可是我可以帮助你啊!”于是,就收留了张俭。
然而,事情很快就暴露了。
官府派人来抓张俭,张俭设法逃走了。孔融兄弟俩被捕入狱。
定罪的时候,孔融说,是我收留的张俭,定我的罪吧。哥哥孔褒说,张俭是来找我的,不是弟弟的过错,定我的罪吧。哥俩的母亲也说,我是家里主事的,要办罪就办我吧。一家人争相获罪,长相就死。
郡县迟迟难做决定,就上报了朝廷,请示皇上。最后,诏书下来,定了孔褒的罪。而孔融也因此名声远扬。
汉北海相孔君像
孔融恃才傲物,天不怕地不怕,胆忒肥了。他在丞相杨赐那里任职的时候,还不顾死活地举奏宦官和他们亲属的不法行为。尚书接到举报,吓得要死,找来杨赐的部下质问他们,孔融毫不妥协,义正辞严逐条陈述宦官们以及亲属恶罪恶,说的尚书哑口无言。
孔融天不怕地不怕,啥事都敢说敢做。自然,这胆肥的性格常常让他招致祸端。
有一次,杨赐派孔融拿了名帖去给刚刚升迁为大将军的河南尹何进去贺喜。孔融到了何进家门口,更是把门的人没有及时通报,孔融一怒之下,竟然夺过名帖就回去了。并且还就此事嘟嘟囔囔地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何进的一些部下都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扬言要派剑客追杀孔融。幸亏有人劝阻何进,说,孔融太有名望了,若是杀了他,天下的有识之士一定会远离您的。不如这样,咱们给孔融应有礼遇,并昭示天下。何进觉得此人说话很有道理,不仅没有派人追杀孔融,还征召孔融去他那里做官。
一步险棋,虽因祸得福,但是,孔融因为自己的性格,却是一直游走在生命的钢丝绳上。
孔融让利邮票发行
当时,天下有两股强大的势力。一股是袁绍,一股是曹操。很多有识之士急于站队。有人就劝孔融,要审时度势,赶紧站队,结交靠山。可是,孔融却谁也不稀罕,不愿意与任何一派势力同流合污,他甚至还一怒之下,把好心劝他的人给杀死了。
曹操攻下了邺城之后,袁绍的亲属就成了俘虏。曹操的儿子曹丕看上了袁绍的儿媳甄氏,并在曹操的默许之下娶了她。孔融就此事还给曹操写了封信,讽刺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问这话是啥意思,孔融回答说,这是根据现在的事情想当然说的。
不错,孔融就是想当然说话,想当然做事。
曹操还发布了禁酒令,孔融也是多次投书反对此事。曹操恨得牙根痒痒,新仇旧恨,他早就想杀死孔融了。然而,由于当时孔融的名望实在是太大了,曹操不好贸然动手。
然而,曹操一旦想杀死谁,借口总是有的。
有个跟孔融素有私怨的人,告发孔融,说孔融在任北海相的时候,他看到王室动荡不宁,招聚徒众,图谋不轨,毁谤朝廷。说孔融身为朝官,却不遵守朝廷礼仪,上朝时还衣冠不整。甚至,孔融还跟祢衡放荡狂言,说什么,父亲跟儿子没有亲情,不过是情欲的产物。说母子关系又是怎么的呢?不过是物体寄放在罐子里,到处物体,双方也就分离了。孔融跟祢衡还互相吹捧,一个说对方是仲尼不死,另一个说对方是颜回复生。实在是大逆不道,应该杀头。
好么,曹操正好想睡觉,就有人递了枕头过来,曹操正好想杀孔融,就有人递了借口过来。
于是,孔融被杀,弃尸街头,连妻儿都不曾幸免。
曹操
有个典故说,覆巢之下无完卵,说的就是孔融一家被杀的事情。
孔融出事之后,孔融的两个孩子被寄养在了别人家里。女孩七岁,男孩九岁,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被株连。凶信传来的时候,两个小孩正在下棋,听了父亲被杀的消息竟然无动于衷。有人问道:你们的父亲都被捕了,你们怎么不害怕呢?俩小孩平静地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巢穴破了,哪里还有卵不破的呢?主人非常怜惜俩孩子,就端来肉汤给他们喝。男孩子渴了,端起碗就喝。女孩却说道,今天出了这样的祸事,我们也活不长了,还有必要尝肉汤么?当哥哥的大哭着放下了碗。
有人把这事儿告诉了曹操。曹操觉得留下这两孩子终成后患,于是就下令处死了俩孩子。
处死俩孩子的时候,女孩平静地对哥哥说道,死后就能见到父母了,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了。之后,伸出脖子就刑,脸上毫无惧色。
看来,孔融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到底是遗传给了后代啊。
胆肥实在是个双刃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