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野战军在该战役中迅速减灭了国民党军侵略华东的六个在野和在沪部队,消灭了国民党军78万人,解放了对全局具有重要意义的华东地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军向全国背后的敌人发起最有决定性的一次打击,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次战役进一步缩小了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范围,对国共内战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所进行的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的三个重要战役,分别是枣庄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1. 枣庄战役(1948年1月-3月):该战役是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中共中央、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高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华东野战军在该战役中迅速减灭了国民党军侵略华东的六个在野和在沪部队,消灭了国民党军78万人,解放了对全局具有重要意义的华东地区。枣庄战役的胜利,有效地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形势,为华东野战军后来的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共军队首次在中国内地发动的大规模战役,采取的是人民军队的内政政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与支持。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通过夜袭、游击和歼灭国民党军分割消灭战术,解放了皖南、苏南和皖中地区,继而实现了对隔绝淮海与东北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之间联系的国民党重镇徐州的攻打,并最终解放了整个江苏、安徽和山东半岛,迫使国民党军只能撤退至长江以南。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军向全国背后的敌人发起最有决定性的一次打击,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3.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标志着中共军队解放北方、进入华北、京津地区的开始。东北野战军通过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和次要兵团,封锁了国民党军的援兵、抢救和维持北平的线路,解放北平(今北京),最终部署兵力包围解放天津,使得国民党军只余数万人,迫使国民党政权放弃京津两市。这次战役进一步缩小了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范围,对国共内战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