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事件。在掩护下,红军以全军力量在夜间火速渡河,通过木筏、橡皮船等手段渡江,成功地突破了敌人的封锁,保住了主力队伍。巧渡金沙江被誉为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次壮举。同时,飞夺泸定桥也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战略行动。以上是关于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事件。以下是相关的资料:
1. 巧渡金沙江(1935年12月13日):
- 事件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开始长征,经过艰难的战斗和长征路途,红军处于溃败边缘。1935年12月,红军走到四川的金沙江(今云南省昭通市),面对一江之隔的敌军封锁,情况危急。
- 事件经过:红军决定进行夜渡金沙江,突破敌军封锁,实现战略转移。在掩护下,红军以全军力量在夜间火速渡河,通过木筏、橡皮船等手段渡江,成功地突破了敌人的封锁,保住了主力队伍。
- 意义影响:巧渡金沙江的成功,不仅挽救了红军的生存,也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红军长征的前半程。巧渡金沙江被誉为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次壮举。
2. 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
- 事件背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境内,面对有力的敌人追击,红军急需渡过岷江(今四川省江油市)支流泸定河,以避开敌军追击。
- 事件经过:红军在红十军团负责人刘伯承的指挥下,通过精心部署,采取蒋光鼐连下泸定桥、罗荣桓指挥下的独立团掩护等策略,最终在夜间飞夺泸定桥,并成功渡过泸定河。
- 意义影响:飞夺泸定桥的成功,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渡河通道,保障了长征部队的顺利转移和生存。同时,飞夺泸定桥也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战略行动。
以上是关于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