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是指1935年10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领导下的红军在云南省米易县巧妙地通过金沙江,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由此逃离了敌人的重围。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长征的早期阶段。当时,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的严密封锁和追击,生存状况非常危险。红军一度陷入被围追堵截的困境。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红军采取了巧妙的策略。这次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不仅解救了红军的生命,也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节点。
巧渡金沙江是指1935年10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领导下的红军在云南省米易县(当时称为大渡河县)巧妙地通过金沙江(当地称为大渡河),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由此逃离了敌人的重围。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长征的早期阶段。当时,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的严密封锁和追击,生存状况非常危险。在金沙江岸边,敌人设置有多个堡垒和哨所,铁索、铁链和炮兵阵地构成了强大的军事防线。红军一度陷入被围追堵截的困境。
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红军采取了巧妙的策略。他们找到当地的木匠,设计制造并装配成套的木筏。在10月15日夜晚,红军暗夜里将木筏悄然靠近堡垒,趁着敌人没有发现的时机,使用射线灯照明,通过木桩逐渐延伸桥面,顺利渡过金沙江。
在巧渡金沙江历史事件中,红军采取了很多创造性的方法,如制造木筏、使用射线灯、地勘测量等,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军事技术,最终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围堵。这次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不仅解救了红军的生命,也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