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敌人在对岸持续炮击等待,红军丧失了4000多名战士,伤亡惨重,迫使红军不得不放弃第一次渡水行动。这次渡水行动非常成功,红军成功渡过了赤水河,打破了敌人的封锁。他们急忙反击红军,并重新占领了黑木崖渡口。这次渡水行动同样取得了胜利,红军士气大增。这一次,红军经过了紧密的筹划和准备,采取了严密的掩护和火力掩护。
四渡赤水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军于1935年10月在四川抵达红军主力所在地四川东部的赤水河至贵州草埔的行军过程中,经历了四次艰苦的渡河战斗。这个故事成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大历史事件。
起因:
红军因为敌人的围追堵截,迫不得已只能决定转移阵地。他们选择了四川东部地区,然而要到达目的地,必须要渡过赤水河这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一次渡水:
红军在1935年10月9日开始进行第一次渡水,城口县渡口。然而,敌人在对岸持续炮击等待,红军丧失了4000多名战士,伤亡惨重,迫使红军不得不放弃第一次渡水行动。
第二次渡水:
红军并没有对失败气馁,他们在10月11日准备了第二次渡水行动。这次,他们选择了黑木崖渡口。红军采取了一种新的渡水策略,让先遣部队在对岸建立起一座桥头堡,然后其他部队渡水。这次渡水行动非常成功,红军成功渡过了赤水河,打破了敌人的封锁。
第三次渡水:
虽然红军成功渡过了赤水河,但是敌人并没有停止追击。他们急忙反击红军,并重新占领了黑木崖渡口。红军只得从新的渡口秧坝寻找渡过赤水河的机会。在10月13日,他们展开了第三次渡水行动。这次渡水行动同样取得了胜利,红军士气大增。
第四次渡水:
红军第四次渡水行动于10月16日展开,地点在秧坝渡口。这一次,红军经过了紧密的筹划和准备,采取了严密的掩护和火力掩护。在绕到敌人背后渡水时,红军成功打垮了敌人的防线,顺利渡过了赤水河。这是红军长征中最为成功和最重要的一次渡水行动。
四渡赤水的故事完整版就是以上内容,它展示了红军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气,以及他们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四渡赤水的故事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