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贵州境内赤水河时先后经历了四次渡河的战斗。而红军经过贵州时,赤水河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障碍。第二次渡河是在1935年10月,红军由于前方遭遇敌人袭击,不得不退回赤水河。在这次渡河战斗中,红军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但最终成功渡过,继续前进。第三次渡河发生在1935年11月底,这次渡河战斗异常激烈,有大量的红军士兵牺牲。
四渡赤水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贵州境内赤水河时先后经历了四次渡河的战斗。
红军长征时期,他们必须从四川出发,穿越贵州境内,才能到达陕西会师地点。而红军经过贵州时,赤水河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障碍。
第一次渡河发生在1935年9月,当时红军军部担心敌军会在河的对岸设伏,于是决定先由工兵连爆破敌人的碉堡,创造一个安全的过河口。随后,红军在暗夜中成功渡过赤水河。
第二次渡河是在1935年10月,红军由于前方遭遇敌人袭击,不得不退回赤水河。在这次渡河战斗中,红军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但最终成功渡过,继续前进。
第三次渡河发生在1935年11月底,这次渡河战斗异常激烈,有大量的红军士兵牺牲。但红军以其顽强的战斗精神,最终突破敌人的重重阻击,成功渡过赤水河。
第四次渡河是在1936年1月,红军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击,决定再次渡过赤水河。这次渡河战斗中,红军以智勇双全、坚毅顽强的战斗意志,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顺利渡过了赤水河。
四次渡赤水的战斗,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里程碑,是红军胜利转危为安的关键之一。红军通过四次渡河,展现了他们的顽强意志和战斗力,为接下来的长征奠定了基础。红军最终成功完成了长征,到达了陕西,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强大的基础,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