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必须经过赤水河才能到达一条通往滇西和西康的战略要地。敌军配重兵力,以水为阻挡,封锁红军追击。由于赤水河水势湍急,宽度较宽,红军多次试图渡河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在党的领导和广大士兵的英勇斗争下,红军于1935年10月10日至11日,在第四次渡河中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渡过赤水河。四渡赤水的故事彰显了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坚强意志和牺牲精神,也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
四渡赤水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1935年至1936年间在四川泸定桥附近渡过赤水河的历史事件。这个故事也是长征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得不穿越地势险要的四川泸定桥附近的赤水河。当时的四川军阀刘湘、杨洪等敌人设置兵燹,设难题于红军。红军必须经过赤水河才能到达一条通往滇西和西康的战略要地。敌军配重兵力,以水为阻挡,封锁红军追击。由于赤水河水势湍急,宽度较宽,红军多次试图渡河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第二次和第三次渡河时,受到敌人的炮火和机枪扫射,死伤惨重。
经过失败的尝试后,红军总指挥朱德和政治委员彭德怀决定,只要能通过渡河,不管多少士兵和牲口伤亡,都必须成功渡过。最后,在党的领导和广大士兵的英勇斗争下,红军于1935年10月10日至11日,在第四次渡河中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渡过赤水河。这次渡河被称为“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的故事彰显了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坚强意志和牺牲精神,也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