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大学是指中世纪时期的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其特点是以教堂学府为中心,以神学为主要学科,以拉丁语为授课语言。
中世纪大学是指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其特点是以教堂学府为中心,以神学为主要学科,以拉丁语为授课语言。
以下是中世纪大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国王学府(Studium Generale):由君主或教皇特许成立的大学,享有教学和研究的特权。
2. 神学(Theology):中世纪大学的核心学科,研究宗教信仰、神学原理和宗教哲学。
3. 七自由艺术(Seven Liberal Arts):中世纪大学的基础教育,包括文法(Grammar)、修辞学(Rhetoric)、逻辑学(Logic)、算术(Arithmetic)、几何学(Geometry)、音乐学(Music)和天文学(Astronomy)。
4. 教宗大学(Papal University):由教皇直接授予特许成立的大学,享有教育和审查教义的特权。
5. 本笃会学校(Benedictine School):由本笃会修道院运营的学校,在中世纪大学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6.研究院(College):早期的中世纪大学并没有固定的建筑物,教学活动多在修道院和教堂中进行,但后来逐渐出现了独立的研究院,成为学生和教授们的居住和学习场所。
7. 学术公开辩论(Disputation):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式,教授和学生通过公开辩论的形式展开学术交流,以推动知识的发展和学科的研究。
8. 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中世纪时期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以教学和研究神学而闻名,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学者。
9. 文科(Arts):与神学相对应的学科,主要包括医学、法学和哲学等。
10. 文思复兴(Renaissance of Learning):指中世纪后期(14世纪末至15世纪)重新兴起的对古代知识和文化的研究和重视,标志着中世纪大学教育向现代大学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