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军阀。他的部队在山西境内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多次打败了敌人并夺取了重要的战略据点。孙渡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使得日军极为头痛。然而,由于日军优势兵力的压制,孙渡最终不得不率部撤退。在撤退过程中,孙渡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并最终牺牲。
孙渡(1897年-1938年),原名孙环良,字渡田,山西寿阳人。抗日名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军阀。
孙渡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早年在乡村务农。后来考入山西讲武堂,接受了军事训练。1927年,孙渡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山西官军的少将军衔。1932年,他率部参加了中原抗日联军,成为该联军中的一名重要将领。
1933年,在中原抗日联军解散后,孙渡回到了山西,成立了自己的部队,被称为“渡师”。他的部队在山西境内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多次打败了敌人并夺取了重要的战略据点。孙渡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使得日军极为头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渡继续指挥自己的部队与日军作战。1938年春,他率部参加了孤岛战役,与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抵抗。然而,由于日军优势兵力的压制,孙渡最终不得不率部撤退。在撤退过程中,孙渡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并最终牺牲。
孙渡被誉为“山西抗日烽火照大地第一将”,他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能力,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位重要抗日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