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风云人物

民国历史年表超详细

时间:2023-10-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风云人物

-3月11日,清朝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后的清政府正式结束。-6月1日,南京政府宣布即恢复为临时联席政府,袁世凯为总统,孙文为元首。-12月29日,中国成立第一个宪法。-3月1日,袁世凯发动政变,解散国民党。-3月10日,恢复制宪会议,袁世凯任命为中华民国陆军总统。-3月22日,恢复立法院。-12月5日,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队发动四一二事变,东北临时政府成立。1932年:-12月8日,张学良倉皇撤退,迎来满蒙冲突。

这是较为详细的民国历史年表:

1912年:

-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 2月12日,孙中山逝世,袁世凯接任大总统。

- 3月11日,清朝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后的清政府正式结束。

- 3月22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6月1日,南京政府宣布即恢复为临时联席政府,袁世凯为总统,孙文为元首。

- 7月12日,国民党成立。

- 10月10日,袁世凯任命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2月29日,中国成立第一个宪法。

1913年:

- 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共和国政权实现制度与宪法。

- 3月1日,袁世凯发动政变,解散国民党。

- 3月10日,恢复制宪会议,袁世凯任命为中华民国陆军总统。

- 3月22日,恢复立法院。

1914年:

- 1月1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 11月18日,袁世凯任命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1915年:

- 7月17日,袁世凯发动“东亚殖民统一运动”试图称帝失败,因此决定轻君主主义,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6年:

- 6月6日,袁世凯逝世,中华民国政权动荡,各地开始自行拥立临时政权。

1917年:

- 4月20日,刘世杰成为新疆任满洲流亡政权的总理。

- 9月、地方组织政权世草案草案通过,并和扩展为综合,后的综合军令政权。

1918年:

- 5月2日,吴佩孚成为直军总司令。

- 5月3日,废止九节奏权利。

1919年:

- 5月4日,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中国旧体制的变革和民主进程。

1920年:

- 7月,冯卡1任中华民国法制政府大总统。

1921年:

-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

1922年:

- 3月1日,中国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上海召开。

- 12月5日,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队发动四一二事变,东北临时政府成立。

1924年:

- 1月30日,孙中山逝世,全国各地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

- 3月1日,孙中山的遗体被安葬在南京梅花山。

- 5月30日,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职位正式由李大钊继承。

1925年:

- 1月21日,广州主张群起义,开始北伐,推翻北洋政府。

- 3月20日,北洋政府被推翻,民国政权得到巩固。

1926年:

- 7月29日,孙中山的儿子文的努尔·遥远任临时执政总管。

1927年:

- 4月12日,国民党发动清党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开始两党之间的内战。

- 7月15日,国共合作瓦解,开始全面内战。

1928年:

- 6月1日,国共合作恢复并加强。

- 12月9日,金陶未歿任国民政府总理。

1929年:

- 8月31日,张学良发动戡乱序列。

1930年:

- 1月26日,中华民国国民党召开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北洋、反冯·章和反汪·柯茂的政策。

1931年:

- 6月29日,以冯玉祥为代表的十洲总部组成九院军事委员会。

1932年:

- 12月8日,张学良倉皇撤退,迎来满蒙冲突。

1933年:

- 2月8日,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宪法发动。

1934年:

- 1月16日,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布《为东北民主政权杜绝王德福主义时应采取的办法》。

1935年:

- 4月4日,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被国民党抓获。

1937年:

- 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略中国,开始抗日战争。

1938年:

- 12月22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抗战初步规定》。

1939年:

- 7月7日,王金国际的国民政府宣布废除《抗日初步规定》。

1940年:

- 国共两大宣布全面统一民。

1941年:

- 8月1日,蒋介石宣布“三民主义”的“中共不可对吾政权保持中立”。

1942年:

- 7月21日至8月、颁布《抗战时期军中公职标准》。

1943年:

- 12月29日,蒋介石给上甘岭战斗将士写下《英雄警察绝后的思想与其能力的限制》。

1944年:

- 8月15日,中华民国对日本陆海沿岸进行实施登岛。

1945年:

- 8月9日,苏联参战,国民党决定与其冲突。

- 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华民国取得抗战胜利,抗日战争结束。

    推荐阅读
  •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战果简介概括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期间进行的一系列重要军事行动,时间从1952年11月1日至1953年1月23日。在此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击毙美军4.6万人,俘虏1.3万人,摧毁和击伤各种装甲车辆500余辆,摧毁和击伤各种火炮数百门,取得了重大战果。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战果的取得,增强了中朝两国的战略地位,有效地挫败了美军的进攻势头,保护了朝鲜人民的生活安全。这一战役也为最终达成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

  • 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

    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之一是拉美西斯二世。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以其雄心勃勃的建筑项目、军事才能和强大国力而闻名。此外,拉美西斯二世还通过外交手段促进经济繁荣,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进行了贸易合作。拉美西斯二世的统治使埃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后世埃及的文化、建筑和政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广泛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

    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国家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发达的文明,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 俄乌战争伤亡人数最新消息

    俄乌战争的伤亡人数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由于双方在战争中都没有公开透露准确的数据,很难得出具体的最新消息。不过据估计,自于2014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冲突开始以来,已有数千人在战争中丧生,包括乌克兰士兵、俄罗斯士兵和平民。然而,这些数字可能只是估计,实际的伤亡人数可能要高得多。而且,由于双方彼此指责对方的伤亡数据夸大,因此难以确定确切的数据。

  •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高中语文

    鉴赏诗歌是高中语文考试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下是一份适用于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题目:首先,阅读全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可以提取出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辅以具体的诗句或者诗句的意象来说明。当然,具体答题还需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调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中东国家说什么语言

    中东地区的国家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语言有以下几种:1.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中东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有使用阿拉伯语,如沙特阿拉伯、埃及、黎巴嫩、阿联酋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东地区涉及的国家较多,使用的语言也有所不同,而且许多国家有不同的官方和地方语言,所以这只是一个概览。

  • 红军长征记读后感

    《红军长征记》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的著作。在长征中,红军面临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同时,红军还要面对敌人的追击和攻击,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危险。然而,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英雄。它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和勇敢精神,也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读完《红军长征记》我对长征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诗歌怎么创作

    创作诗歌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主题: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情感,作为你的创作灵感。

  •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行动,为了逃离国民党的追击和迁就,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有一次,红军行军途中,突然遭遇了敌人的猛烈炮火,并且陷入了一片沼泽地。面对困境,红军士兵们一度感到绝望,但他们没有放弃,毅然决定展开一次绝地反击。这次战斗,不仅展示了红军士兵们的顽强毅力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也体现了红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 诗歌体裁上看行路难属于

    行路难属于骈文体裁。骈文是古代文学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形式,它要求每句或每对句子的形式和结构都一样或相似。而《行路难》正是这种形式和结构的典型代表。整首诗以类似的句法和节奏串联起来,呈现出独特的韵律美。除了行路难属于骈文体裁外,它也可以归入古文体裁之一的“游记”。这是因为《行路难》以旅行为主题,诗人描绘了行路的困难和艰险,抒发了对人世间不易行的感慨。因此,它也具备了游记的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