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知有所不明。患得之谓贫,遗失之谓贵。酸苦之谓辱,近夫之谓贵,力劳之谓聪。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故自天神人以至于虫蛾,莫不本于诚,故曰至诚。诚则明矣。明则动,一动则变,变则化,化则天下化。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仅仅为人,成物为天下。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一者也。天下无二事,一也。
天之所为者,人之所欲为也;所不欲为者,天亦不欲为也。天之所好者,人之所好也;所不好者,天亦不好也。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故君子之所以动者天下也。观其所动而知其所好,观其所好而知其所恶。由此及彼,或取之或释之。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愿闻其详:天下有大道,其于自然者,曲万物而道同。吾以是观之,物无贵贱,道无大小,多少,我欲不自见,故称观天之道,而自见于天道之中。
故物无贵贱,而道无大小,多少。物或轻而小,或重而大,皆其自然之理也。故为天下贵者以其重也,为天下贱者以其轻也。作重轻以为天下法,则吾不敢为重也,虽欲为轻,吾不敢为也。是故圣人云: "人恶而不能已。"不恶为重,而重居其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知有所不明。故故莫能完全物者,唯圣人也。圣人之知既先天下而成物矣,圣人之道可以保矣,可以全矣,可以明矣。
本始之道,择所虑。美恶之理,穷所虑。生死之谓鬼神,存亡之谓诛赏。患得之谓贫,遗失之谓贵。酸苦之谓辱,近夫之谓贵,力劳之谓聪。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故自天神人以至于虫蛾,莫不本于诚,故曰至诚。诚则明矣。明则动,一动则变,变则化,化则天下化。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仅仅为人,成物为天下。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一者也。天下无二事,一也。
天之所为者,人之所欲为也;所不欲为者,天亦不欲为也。天之所好者,人之所好也;所不好者,天亦不好也。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故君子之所以动者天下也。观其所动而知其所好,观其所好而知其所恶。由此及彼,或取之或释之。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愿闻其详:天下有大道,其于自然者,曲万物而道同。吾以是观之,物无贵贱,道无大小,多少,我欲不自见,故称观天之道,而自见于天道之中。
故物无贵贱,而道无大小,多少。物或轻而小,或重而大,皆其自然之理也。故为天下贵者以其重也,为天下贱者以其轻也。作重轻以为天下法,则吾不敢为重也,虽欲为轻,吾不敢为也。是故圣人云: "人恶而不能已。"不恶为重,而重居其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知有所不明。故莫能完全物者,唯圣人也。圣人之知既先天下而成物矣,圣人之道可以保矣,可以全矣,可以明矣。
本始之道,择所虑。美恶之理,穷所虑。生死之谓鬼神,存亡之谓诛赏。患得之谓贫,遗失之谓贵。酸苦之谓辱,近夫之谓贵,力劳之谓聪。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