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即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致力于整顿党争和清廉政治。然而,由于肃宗的政策过于偏重于整顿内政而忽视了外交事务,加上他对自己直系亲属的严惩导致内外困扰,使得政府的声望和权威受到了削弱。此外,唐肃宗晚年还因与他的继承人李成器的争位,选择立嗣后继承人的问题上引发内乱,导致了唐朝的政治危机。在唐朝历史上,肃宗被认为是一个既有政治上的野心,又表现出善良和正直的皇帝。
唐肃宗(在位:載初元年(761年)-元符三年(764年),818年-824年),名李亨,是唐朝的第14位皇帝,他是唐玄宗的重孙,唐肃宗即位前主要活动在太原,有时以“肃宗太原李君”自称。
唐肃宗即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致力于整顿党争和清廉政治。他废止了玄宗后妃权臣佟威的权力,重用宰相杨炎和王缙,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他还亲自参与朝政,勤勉治国,并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如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等。
然而,由于肃宗的政策过于偏重于整顿内政而忽视了外交事务,加上他对自己直系亲属的严惩导致内外困扰,使得政府的声望和权威受到了削弱。此外,唐肃宗晚年还因与他的继承人李成器的争位,选择立嗣后继承人的问题上引发内乱,导致了唐朝的政治危机。
唐肃宗于824年禅位给李成器(唐穆宗),不再亲自执政,但他在退位后继续干预政务,并于827年去世。在唐朝历史上,肃宗被认为是一个既有政治上的野心,又表现出善良和正直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