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南京城被日军占领,发生“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耻辱。-1941年12月,美国参战,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友。-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结束。-战争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尤其是东北三省被日本侵略后更是陷入了一片废墟。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1937-1945)
主要事件: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 1937年11月,南京城被日军占领,发生“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 1938年4月,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 1940年,政府实行“赤地升起太阳旗,生命不息抗争到底”的抗日口号。
- 1941年12月,美国参战,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友。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结束。
主要人物:
- 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指挥抗战。
- 周恩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指挥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争。
-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指挥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争。
- 翁文灏:中国空军抗日英雄。
主要影响:
- 中国全民族抗战意识增强,民族大义意识形成。
- 战争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尤其是东北三省被日本侵略后更是陷入了一片废墟。
-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二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