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其主要原因是德国纳粹政权的扩张和侵略行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国共两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分歧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全面的冲突。战争的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党的失势。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改革经济体制,推行市场经济,吸收国外技术和资金,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1.现代国际关系:指19世纪后半叶以来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各国之间的联盟、同盟、合作关系、经济贸易关系、文化交流、军事互助等。
2.殖民主义:指欧洲列强在19世纪后半叶期间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进行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行为和思想。其主要特点包括:巩固殖民地行政、建立殖民地军队、控制殖民地经济和资源等。
3.世界大战:指20世纪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其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势力争夺,导致了各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和军事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其主要原因是德国纳粹政权的扩张和侵略行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战争。
4.国共内战:指1946年至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军事斗争。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国共两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分歧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全面的冲突。战争的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党的失势。
5.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至1976年间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政治运动。这场革命的发起者是毛泽东,其主要目的是清除党内的“走资派”和推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场革命期间,国家的经济、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受到了巨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损失。
6.改革开放:指自1978年起在中国推行的一项政策。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改革经济体制,推行市场经济,吸收国外技术和资金,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的成果包括:经济腾飞、城市化进程加快、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
7.全球化: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加强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国家间贸易、投资、劳动力流动等日益增多,国际间信息通讯、旅游、文化交流等也日渐频繁。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加强文化交流,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地球暖化、贫富差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