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65.荀子:信而好古,论道而尊德。
以下是一些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句:
1.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3. 墨子:兼爱非攻。
4. 荀子:人而无情,与禽兽无异。
5. 鲁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 庄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7. 荀子:知耻近乎勇。
8. 韩非子:古之人与今之人,未有贤与愚之差也,有勤与懒之差耳。
9. 墨子:欲使国家与国家相安,无忧此者。
10. 庄子:生而为人,我愿为鱼。
11. 孟子:道不远人,人远道。
12. 荀子:众人独立,君子独进。
13. 墨子:以兼爱为本,以非攻为末。
14. 庄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15. 荀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6. 韩非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7.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偶也。
19. 墨子:举事行理,而不以我专之。
20. 庄子: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1. 韩非子:内察于心,责躬于行。
22. 孟子:人皆可杀也,不可使其屈也。
23. 庄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4. 荀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 墨子:曷谓攻乎?曰:“犹且未尝其好也。”
26. 韩非子:非专制,国家灭亡;非务实,政权解体。
27.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 庄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9. 荀子:志坚者,功至也。
30. 墨子:舍我其谁?
31.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2. 韩非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3. 庄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4. 荀子:学学学学,学学学习。
35. 墨子:不患获罪于天下也,谢罪于天下也。
36. 孟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7. 韩非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8. 庄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9. 荀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40. 墨子:行其言,救其穷而不援。
41.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2. 鲁迅: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报应,只有无缘无故的恩赐。
43. 孟子: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也。
44. 庄子:道可道,非常道。
45. 荀子:工其事半,其利倍;圣人工斯世矣。
46. 墨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7. 韩非子:鉴於前事,知来者自远矣。
48. 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9. 庄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0. 荀子:人之言性善者,以行善者也。
51. 孟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2. 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3. 韩非子:朝闻道,夕死可矣。
54. 庄子:鱼游釜中,虽得世全,终不免於殪。
55. 荀子:常移仁义之恩,而取名之术。
56. 墨子:礼义为人之内,财利为人之外。
57. 孟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8. 墨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9. 庄子:君子不器。
60. 荀子:蜀之未可得而见之,闻其声可畏。
61.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2. 鲁迅:故乡是个月亮,我总是那容易迷失的晚游者之一。
63. 孟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4. 庄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65. 荀子:信而好古,论道而尊德。
66. 墨子:无忧之源,于您矣!
67. 韩非子:人亦有言曰:“斥其一诈,用其千事。”
68.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9. 庄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0. 孟子:仁者,人也。
71. 荀子:志足者,道也。
72. 墨子:一弦之音,亦可以广乎?
73. 韩非子:上失其道,欲灭天下而不可得也。
74. 孔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5. 庄子:与物相刃相搏,不亦悲乎?
76. 荀子:然则物无私与?
77. 墨子:民胜而君败。
78. 孟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79. 孔子:人耳不听古之不出,人目不观古之不见,人心不知古之不化。
80. 韩非子:人于人究竟不解,解者必不忍
81. 庄子:万物本无真假
82. 墨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83. 荀子:君子固穷其志,仅得而满之耳
84. 孔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85. 孟子:爱其父母,敬其师长
86. 韩非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7. 庄子:逍遥法外
88. 荀子:劳心伤神
89. 孔子:有教无类
90. 墨子:舍其一,取其一
91. 韩非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92.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93. 庄子:凿壁偷光
94. 荀子:业精于勤,荒于嬉
95. 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
96. 韩非子: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97. 墨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98. 荀子:能行绷带者不止其指
99. 孟子:盍试以知所使然之
100. 庄子:人皆以物致知,吾独以知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