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给苏秦出了一个难题,用手指刺破了苏秦的手指,苏秦大惊失色,表示宁愿放弃谋士之位也不能让血流给别人看。鬼谷子通过这个行为看出苏秦没有真正地挫败困难。参军见状,怀疑有间谍行为,挟持应战,白起才惊醒过来。张僧繇立刻改进,于是在画上点了两点金色的颜料,龙瞬间生动起来。
1. 纸上谈兵:相传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军事家苏秦请教齐国的智囊鬼谷子,鬼谷子看出苏秦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于是,他给苏秦出了一个难题,用手指刺破了苏秦的手指,苏秦大惊失色,表示宁愿放弃谋士之位也不能让血流给别人看。鬼谷子通过这个行为看出苏秦没有真正地挫败困难。从此以后,纸上谈兵成为了形容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的人。
2. 杯弓蛇影:相传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白起在作战之前,在后方休息时,发现水壶里的弓没有其它器物,只有一只蛇,便害怕到连马都惊动起来。参军见状,怀疑有间谍行为,挟持应战,白起才惊醒过来。从此杯弓蛇影成为了形容因为过度疑神疑鬼,而本身反而受到控制的人。
3. 画饼充饥:相传南北朝时期,一个叫做傅艺的司仪被困在寥寥无几的破屋中,饿得不行。他用一块石板在地上画了一只大饼,还在旁边摆放盐和肉。看着饼上的烟雾、肉香的模样,他像是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一样,竟然不再饿了。从此,画饼充饥成为了形容只是幻想满足自己欲望,却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4. 画龙点睛:相传唐朝时期,有位著名的画家叫张僧繇,他画龙非常的精湛,但是他总是觉得画上的龙稍微缺少了一点生气。有一回,他正在画一条孤行龙,一个官员进来参观,指出了画上的不足之处。张僧繇立刻改进,于是在画上点了两点金色的颜料,龙瞬间生动起来。从此画龙点睛成为了形容点石成金,一举成功的做法。
5. 亡羊补牢:相传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农民把羊圈的墙修得相当结实,但只在两面牢固,另两面没有修理。一天,一条恶狼顺着破了的墙进入羊圈,把农民家的羊吃了一些。农民看后悔不已,立即修好了剩下的两面墙,但是已经晚了。从此亡羊补牢成为了形容事后补救错误的做法。
这只是其中的几个成语故事,还有很多其他的成语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其背后的寓意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