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中国并没有加入盟国一方,而是保持了中立的立场。但是在战争期间,中国也遭受到了日本和德国的侵略和压迫,也参与了一些军事行动和外交斡旋。这导致了广泛的民愤和反日示威。
一战期间,中国并没有加入盟国一方,而是保持了中立的立场。但是在战争期间,中国也遭受到了日本和德国的侵略和压迫,也参与了一些军事行动和外交斡旋。具体包括:
1. 1914年,日本占领了中国在山东的部分领土,中国政府向盟国抗议,并派遣外交使节前往欧洲寻求帮助。
2. 1915年,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同意以交换保证的方式将原属德国的山东和胶澳铁路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导致了广泛的民愤和反日示威。
3. 1916年,北洋政府内部发生了“護國戰爭”,各派势力争夺政权,局势混乱。
4. 1917年,美国宣布对德国进行全面宣战,中国政府也跟进宣布对德国断交,并向盟国提供了一些物资支援。
总体来说,一战期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状态都比较脆弱,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有限。但是中国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外交和军事事件,对后来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