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也被称为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到了12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改变战术,转为集中兵力,准备对联合国军发起总攻。随后,志愿军士气大振,继续向联合国军进攻。联合国军趁机发动了反击,并逐渐占领了志愿军之前占据的地区。最终战役于1952年4月1日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迫停止进攻并撤退。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也被称为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以下是该战役的简要经过:
这次战役始于1951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东北辽沈平原地区发起了一系列攻势,以牵制联合国军在沿江地区的主力。志愿军一方主要由中国第二十六兵团和壮志凌云军共约20个师组成,指挥官为景东滩元帅。
战役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运用游击战术,采取分散的攻势,使得联合国军不能全面集结兵力抵御。志愿军先后攻占了乌拉山、玉山等地重要据点,牵制了联合国军的进攻。
到了12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改变战术,转为集中兵力,准备对联合国军发起总攻。志愿军以山顶为阵地,采取坚守阵地、背后火力点射、佯攻等策略。志愿军发动了一系列猛烈的进攻,重创了联合国军,夺回了遂川地区。
随后,志愿军士气大振,继续向联合国军进攻。他们积极防御,固守战场,牵制了美军。至1952年1月中旬,志愿军已经占领了茂山、青岛、平昌等地区,牵制了联合国军在沿江地区的进攻。
然而,在战役的后期,由于某些原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受到了阻碍。联合国军趁机发动了反击,并逐渐占领了志愿军之前占据的地区。最终战役于1952年4月1日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迫停止进攻并撤退。
总体而言,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一次重要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过巧妙运用战术,成功牵制了联合国军的主力,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最终在战役后期受到了阻击并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