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由于与当地苏维埃政权失去联系,红军面临缺乏物资和支持的困境。此时,红军已经完成了长征的战略转移,统一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前的主要武装力量。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过长征,中国共产党成功地保存了力量,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红军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长征的目的是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
长征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开始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湖南、贵州等地,以“围魏救赵”为大方针,试图打破包围圈。
2. 1935年1月,红二、六军团和红二十五军会师,形成红一方面军,开始向四川方向转移。在这一过程中,红军曾发动斗争,击败数次国民党军队,获取一定军事上的胜利。
3.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由于与当地苏维埃政权失去联系,红军面临缺乏物资和支持的困境。
4. 1935年8月,红一方面军成功突破敌军封锁,进入甘肃。但在转战甘肃背风山地区时,红军受到了严重的伤亡,军队分崩离析,红军主力只剩下约两万人。
5.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进入陕北。此时,红军已经完成了长征的战略转移,统一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前的主要武装力量。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过长征,中国共产党成功地保存了力量,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长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境中锻炼军队和干部,建立领导人民的能力的重要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