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间,由江西瑞金出发,经过18个省份的长途跋涉,最终到达陕西北部的延安的一次战略性转移。红军为了逃避国民党军队的追捕,决定进行战略性转移。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困,采取了长征的决策。同时,红军还希望能够在长征途中发展壮大队伍、开展农村根据地建设,为最终取得全国胜利做准备。
红军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间,由江西瑞金出发,经过18个省份的长途跋涉,最终到达陕西北部的延安的一次战略性转移。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重点和路线如下:
原因:
1. 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爆发了国共内战。红军为了逃避国民党军队的追捕,决定进行战略性转移。
2. 反“围剿”失败:1927年至1934年,国民党发动了多次反“围剿”运动试图消灭中国工农红军,但都以失败告终。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困,采取了长征的决策。
时间:
红军长征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5年10月,历时约一年。
重点:
红军长征的重点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躲避敌人的追击和消灭。同时,红军还希望能够在长征途中发展壮大队伍、开展农村根据地建设,为最终取得全国胜利做准备。
路线:
红军长征的路线可以分为两大段:
1. 第一段:从江西省瑞金出发,经过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最终到达贵州省遵义。
2. 第二段:从贵州遵义出发,经过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最终到达陕西北部的延安。
在长征中,红军面临了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包括艰苦的山地和草地行军、恶劣的气候条件、战斗和病痛的折磨等,但红军坚持不懈,通过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奋斗,最终成功完成了长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