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得中央红军陷入了包围圈。军队首先分为三大纵队,井冈山纵队、湘江纵队和川陕红军,分别从井冈山、湘西和湖南出发,最终汇合成为中央红军。在陕北,红军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支持,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与当地的抗日武装进行联合抗日斗争。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开始的一次战略转移。其原因和过程如下:
1. 突出包围圈:1927年至1931年,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游击战争遭到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严重打击,中央红军被迫转入游击战阶段,发动了数次反围剿战役。然而,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得中央红军陷入了包围圈。
2. 敌我形势严峻:1931年至1934年,国共斗争进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此时南方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红军调往四川北部,建立抗日根据地。
3. 长征的发起:中央红军经过多次筹备和准备,于1934年10月16日发动长征。军队首先分为三大纵队,井冈山纵队、湘江纵队和川陕红军,分别从井冈山、湘西和湖南出发,最终汇合成为中央红军。
4. 长征的途中: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艰难险阻和敌人的追击。红军不断穿越崇山峻岭,跋涉沼泽、草地和荒漠,经历了艰苦困顿,同时还要与敌人进行游击战。在1935年,红军完成了泸定桥、敌后抗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和战斗,逐渐减少了敌人的追击。
5. 到达陕北:1935年初,中央红军抵达了陕北地区。在陕北,红军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支持,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与当地的抗日武装进行联合抗日斗争。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长征的过程中,红军经历了艰苦的跋涉和战斗,锻炼了红军的战斗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远征,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