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爆发性战役。-1935年3月:红军在四川毛儿盖会师,此时红军已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军长征期间发生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对红军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共党和红军的发展、军事战略和理论的推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爆发性战役。以下是关于红军长征的时间表和一些历史事件的简要描述:
- 1934年10月 -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的开始日期并不确定,但大致可以追溯到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开始长征的艰难旅程。
- 1934年11月:红军在井冈山会师,毛泽东被选为红军总司令。
- 1934年12月:红军占领湖南省会长沙,并在长沙办起苏区政府。
- 1935年1月:红军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地进行了一系列战斗,与国民党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 1935年3月:红军在四川毛儿盖会师,此时红军已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 1935年6月:红军经过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在贵州的茅台一带遭遇严重的病疫和粮草困难,人员和装备大量损失。
-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云南省抵达终点,在云南与当地的共产党和抗日力量会师,形成新的军事力量。
红军长征期间发生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对红军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其中一些事件的简要描述:
- 井冈山斗争(1927年至1931年):毛泽东和他的部队在井冈山展开游击战争,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根据地的起点。
- 中央苏区的建立(1928年至1934年):红军在江西等地建立起中央苏区,并实行了一系列土地革命和群众运动。
- 瑞金会议(1930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制定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方针。
- 湘赣边界事变(1930年至1931年):红军与国民革命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成功夺取了很多城市,进一步巩固了中央苏区。
- 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至1934年):红军在江西苏区进行了一系列阻击战,成功挫败了中央政府的“围剿”。
- 韶山会议(1934年):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韶山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决定了长征计划和新的领导机构。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共党和红军的发展、军事战略和理论的推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