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是指中共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一次战略性撤退和转移行动。这一行动共历时两年,跨越了中国广袤的地域,涉及了11个省份,行程约25000公里,是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撤退行动之一。这一行动树立了红军英雄形象,激励了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的斗争。
红军长征是指中共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一次战略性撤退和转移行动。这一行动共历时两年,跨越了中国广袤的地域,涉及了11个省份,行程约25000公里,是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撤退行动之一。
红军长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卫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生存:红军长征使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免于被围歼,为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机会,并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 开创了军事战略新阶段:红军长征不仅是一次战略性的转移,也是一次创新性的军事行动,它采取了灵活的战术,通过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
3. 促进了党的建设和思想理论的发展: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许多整风运动和反对冒险主义的斗争,整顿了党的组织和纪律,深化了党员的思想认识,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框架。
4. 树立了红军英雄形象和鼓舞了中国人民:红军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行军,红军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一行动树立了红军英雄形象,激励了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