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风云人物

中国首次警告俄罗斯

时间:2023-08-1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风云人物

应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邀请,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于8月14日至19日赴俄罗斯出席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并访问白俄罗斯。这是李尚福上任以来第二次访问俄罗斯,也是首次访问白俄罗斯,引发外媒关注。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称,李尚福此访展现了对那些西方想要孤立的国家的支持,并提到中俄近期曾举行联合军演。俄罗斯媒体15日引述李尚福当天在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上的发言报道称,中

15日,俄罗斯莫斯科州,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中俄军事关系树立了不针对第三方的合作典范

据俄罗斯卫星网15日报道,李尚福当天在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上发言时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持续稳定发展。中俄军事领域关系树立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合作典范。他表示,中国愿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安全工作,同时加强与伊朗和白俄罗斯的军事合作。

俄媒引述李尚福的发言报道称,中方愿与各国军队持续加强军事安全战略互信和各专业领域务实合作,共建安全合作平台,为维护全球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5日称,在谈到俄乌冲突时,李尚福表示,中国政府将推动和谈,解决包括乌克兰危机在内的众多冲突和国际问题。李尚福在发言中强调,中国统一是历史大势,在台湾问题上玩火、妄图“以台制华”必将以失败告终。

据俄新社15日报道,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期间与李尚福举行的工作会面上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既在双边基础上,也以多边形式在上合组织和上合组织+框架内进行。我们两国是战略伙伴、好邻居和忠实朋友,保持着高水平的军事联系。”他感谢中国同事出席本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并指出李尚福在开幕式上的实质性讲话和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值得高度关注”,称15日的会面有助于深化两国国防部传统友好关系,有助于加强地区和全球安全。

西方媒体此前一直大肆炒作中俄军事合作,在中国国防部14日宣布李尚福出访相关消息后,美联社报道称,“中国国防部长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进一步凸显出中俄两国在外交政策上尝试协调一致,以削弱西方国家的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珩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俄两军频繁合作、高层密切交往体现出两国之间的高度战略互信。与俄罗斯合作就是反对西方的逻辑显然不正确,这反映出西方一贯的逼迫他国“选边站”的霸道思维。

据俄新社15日报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国家国务秘书梅津采夫14日称,李尚福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访问将加强三国合作。这次访问不应被视为一个“特殊事件”,它是三国国防部门协作的成功实践。

军事专家宋忠平1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加强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之间的双边、三边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三国在一些重要国际事务上有相同或相似的观点和立场,都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倡导多极世界、多边主义。中国可以在俄乌冲突中促和劝谈,俄罗斯、白俄罗斯也坚定支持中国的原则立场,这些都是三国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

普京痛斥西方外交政策“火上浇油”

在15日的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开幕式上,普京发表视频讲话时表示,北约正在不断加强进攻能力建设,试图将军事对抗延伸至太空和信息空间,并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施压。同时,美国正在寻求重新调整其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体系。美国推行的所谓“印太战略”,实际上就是为了打造由华盛顿控制的军事政治联盟。因此,俄罗斯不排除北约与“奥库斯”全面整合的可能性。

普京说,俄乌冲突是西方“火上浇油”政策的结果。西方国家提供资金、供应武器装备、派遣军事顾问和雇佣兵都是为了加剧冲突,并将其他国家卷入其中。

绍伊古在会议上谈及俄乌冲突时也称,俄罗斯面对的不是乌克兰军队,而是整个西方集团,亚太地区的个别国家最近也加入了这个集团。他还称,西方国家正利用乌克兰士兵测试武器。对于西方援乌的武器装备,绍伊古强调,在战场上没有什么武器装备是俄罗斯不能摧毁的。

绍伊古强调,俄罗斯也拥有集束炸弹。到目前为止,出于人道主义原因,俄拒绝使用这种弹药,“但我们或将重新考虑这一决定”。美国官员曾多次表示,使用集束炸弹是战争罪。现在,华盛顿及其同伙在乌克兰犯下这一罪行。而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并没有对其进行谴责。他同时称,“欧洲的国防政策完全服从美国的利益。普京将当前冲突归咎于西方”,瑞士通讯社15日报道称,普京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向西方开火。他表示,西方的自私和新殖民主义行为正在引发冲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评论称,莫斯科多次就北约国家参与支持基辅发出警告。当前俄乌冲突的一个特点就是相互指责对方。

“多极世界中的全球安全现实”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开幕式主题为“多极世界下的全球安全现实”,会议全会将分别讨论亚洲、非洲、中东、拉美和欧洲等地区安全问题,并就各国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下加强合作,以促进全球和地区安全与稳定等交换意见。今年,俄罗斯邀请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官方代表参会。

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5日在会议上发言时表示,美国、北约和欧盟向乌克兰供应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武器,不断煽动冲突,引发武器不受控制的扩散。西方国家这种冒险、不负责任的路线大大增加了核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威胁。俄罗斯赞赏中国、巴西、南非、埃及、印度等国家为帮助解决乌克兰冲突的现实方法所做的努力。

拉夫罗夫还批评称,西方国家公开宣称致力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同时又供应现代化军事硬件以加强台湾军事实力,这是一个“极端虚伪”的例子。

据俄罗斯《观点报》15日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进行视频致辞时表示:“白俄罗斯始终支持维护和平与安全,履行之前承担的国际义务。白俄罗斯正与伙伴国家一起,在俄白联盟框架下,尽最大努力加强合作,应对跨国挑战和各类威胁。”他强调,白俄罗斯希望为了全世界以平等条件重启欧洲和全球安全对话。

塔斯社15日称,第一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有来自50个国家约200名政治家、军事专家和学者出席。但2014年以来西方外交官和军方拒绝参加有关活动。这一会议一直是讨论尖锐国际问题的热门平台,但这次是在军事政治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举行的。因此,各国代表将探讨如何在当前挑战面前加强合作。

    推荐阅读
  •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战果简介概括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期间进行的一系列重要军事行动,时间从1952年11月1日至1953年1月23日。在此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击毙美军4.6万人,俘虏1.3万人,摧毁和击伤各种装甲车辆500余辆,摧毁和击伤各种火炮数百门,取得了重大战果。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战果的取得,增强了中朝两国的战略地位,有效地挫败了美军的进攻势头,保护了朝鲜人民的生活安全。这一战役也为最终达成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

  • 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

    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之一是拉美西斯二世。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以其雄心勃勃的建筑项目、军事才能和强大国力而闻名。此外,拉美西斯二世还通过外交手段促进经济繁荣,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进行了贸易合作。拉美西斯二世的统治使埃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后世埃及的文化、建筑和政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广泛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

    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国家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发达的文明,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 俄乌战争伤亡人数最新消息

    俄乌战争的伤亡人数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由于双方在战争中都没有公开透露准确的数据,很难得出具体的最新消息。不过据估计,自于2014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冲突开始以来,已有数千人在战争中丧生,包括乌克兰士兵、俄罗斯士兵和平民。然而,这些数字可能只是估计,实际的伤亡人数可能要高得多。而且,由于双方彼此指责对方的伤亡数据夸大,因此难以确定确切的数据。

  •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高中语文

    鉴赏诗歌是高中语文考试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下是一份适用于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题目:首先,阅读全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可以提取出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辅以具体的诗句或者诗句的意象来说明。当然,具体答题还需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调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中东国家说什么语言

    中东地区的国家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语言有以下几种:1.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中东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有使用阿拉伯语,如沙特阿拉伯、埃及、黎巴嫩、阿联酋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东地区涉及的国家较多,使用的语言也有所不同,而且许多国家有不同的官方和地方语言,所以这只是一个概览。

  • 红军长征记读后感

    《红军长征记》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的著作。在长征中,红军面临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同时,红军还要面对敌人的追击和攻击,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危险。然而,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英雄。它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和勇敢精神,也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读完《红军长征记》我对长征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诗歌怎么创作

    创作诗歌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主题: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情感,作为你的创作灵感。

  •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行动,为了逃离国民党的追击和迁就,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有一次,红军行军途中,突然遭遇了敌人的猛烈炮火,并且陷入了一片沼泽地。面对困境,红军士兵们一度感到绝望,但他们没有放弃,毅然决定展开一次绝地反击。这次战斗,不仅展示了红军士兵们的顽强毅力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也体现了红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 诗歌体裁上看行路难属于

    行路难属于骈文体裁。骈文是古代文学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形式,它要求每句或每对句子的形式和结构都一样或相似。而《行路难》正是这种形式和结构的典型代表。整首诗以类似的句法和节奏串联起来,呈现出独特的韵律美。除了行路难属于骈文体裁外,它也可以归入古文体裁之一的“游记”。这是因为《行路难》以旅行为主题,诗人描绘了行路的困难和艰险,抒发了对人世间不易行的感慨。因此,它也具备了游记的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