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总是高高兴兴地呱呱叫,自诩为最出色的动物。蛤蟆始终无法认同乌鸦的话,他坚持认为井底是世界的中心。虽然他每天都守株待兔,但他却没有等到兔子。明明只需要一条蛇,却画了一只脚,反而破坏了原本的完整。人们直呼“石破天惊”。所以人们称赞那些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的事物为“石破天惊”。
1. 井底之蛙
从前有一只蛤蟆住在一个深井里,井底四周被石头围着,天空之外的大世界对他来说完全陌生。蛤蟆总是高高兴兴地呱呱叫,自诩为最出色的动物。一天,一只乌鸦从井口经过,听到蛤蟆自诩后,嘲笑他说:“你只能看到井底的镜像,怎么知道天空的广阔?”蛤蟆始终无法认同乌鸦的话,他坚持认为井底是世界的中心。从此,人们用“井底之蛙”来形容局限于狭小眼界的人。
2. 四海为家
古时候,有一位叫刘备的人,经历艰难的战乱后,失去家园,带着儿子和几个忠诚的朋友流离失所。他们四处游荡,寻找生活的希望。面对生活的苦难,刘备始终保有对家的眷恋,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用坚持和努力最终找到了新的家园。因为他在每个地方都感受到家人间的温暖和关爱,人们后来用“四海为家”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广阔的心胸和适应力。
3. 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只狐狸假装大老虎,故意吓唬动物们。其他动物都被吓得不敢靠近,只有一只勇敢的兔子能看出他的真面目。当狐狸再次虚张声势时,兔子直接向他跑去,狐狸被吓得落荒而逃。从此以后,动物们知道了狐狸只是装模作样,就用“狐假虎威”来形容那些靠威胁和欺骗来恐吓其他人的人。
4.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一个愚蠢的农夫,他种了一片菜地。一天,他在田里发现了一只兔子,得意地认为这只兔子自己会钻进兔子洞,于是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等待兔子的事情上。虽然他每天都守株待兔,但他却没有等到兔子。人们常用“守株待兔”来形容相信机会会主动来临,而不愿做出努力的人。
5.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小偷,他偷东西时喜欢在耳边塞东西,以免听到警铃的声音。有一天,他偷了人家的铃铛后跑掉了,但他并没有听到铃铛声。他很奇怪,把铃铛抬到耳旁,仍然没有听到声音。原来他一直在用手掩住耳朵,根本听不到铃铛声。后来人们用“掩耳盗铃”来形容故意逃避现实,不听事实真相的人。
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前有个乞丐,一天没吃饭,来到一个富人的家门口乞讨。善良的富人不仅给了他一条鱼,还教他如何捕鱼。乞丐感激地接受了教训,学会了捕鱼这门技能,摆脱了乞讨。人们后来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形容不仅给予别人物质帮助,也长期帮助别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7. 杯弓蛇影
古时候有个赵国的百姓,他常在水里洗衣服时看到水中的弯月形影,他以为是蛇要咬他,因此他非常害怕。后来他常常以为看到有蛇时就非常害怕。人们用“杯弓蛇影”来形容疑神疑鬼,过度紧张,想当然的人。
8. 螳臂当车
从前有个小村庄,螳螂咬住一辆车的轮子,准备阻拦车子前进。当车子卷动它时,螳螂自以为可以阻挡车子,结果却被轧死了。人们用“螳臂当车”来形容自不量力地阻挡一些力量巨大的事物。
9. 画蛇添足
古时候,有个人在一幅画上画了一条蛇,他觉得还不够,于是他在蛇的旁边画了一只脚。明明只需要一条蛇,却画了一只脚,反而破坏了原本的完整。 人们后来用“画蛇添足”来形容做多余无益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10. 石破天惊
从前,有一座高山前的大石头没有人能够移动,人们觉得它简直能撑天,但是有一天一个英雄力量非凡的侠客来到了这座山前,他出操干净利索地一拳击碎了大石头。人们直呼“石破天惊”。所以人们称赞那些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的事物为“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