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悔过自新题源:《汉书·淮南田文传》悔改过错,改过自新。
1. 画蛇添足 题源:《吕氏春秋·解权》 现指做多余的事情。
2. 杞人忧天 题源:《战国策:魏策四》 形容无事生非,杞国有人因为想象敌人兵力强大而日夜忧虑。
3. 愚公移山 题源:《列子·汤问》 比喻有志者坚忍不拔,无所怨尤。
4. 守株待兔 题源:《战国策·魏策四》 意思指空等着便宜。
5. 黔驴技穷 题源:《列子·楚王问景》 比喻人才不够,做事受限制。
6. 破釜沉舟 题源:《史记·淮阴侯列传》 形容情况紧急时,决心必胜,必死无疑。
7. 七上八下 题源:《史记·孔子世家》 形容心情非常紧张或不安稳。
8. 弃暗投明 题源:《《新唐书》·武宗本纪》 主动离开一方面而投向另一方面。
9. 言之凿凿 题源:《春秋左氏传·宣公十二年》 形容说话切合事实。
10. 重庆瓷器 题源:清朝时期的重庆艺术品。
11. 久仿风格 题源:一种持久的模仿行为。
12. 清明的风格 题源:中国古代的一种性格。
13. 多哈风格 题源:卡塔尔的一种特有的文化。
14. 高加索风格 题源:高加索地区的一种特有文化
15.天南地北 题源:《楚辞·离骚》形容非常遥远、相距甚远,相差甚大。
16.九牛二虎之力 题源:《战国策·魏策四》形容力量巨大。
17.信口开河 题源:《庄子·外物》指说话话多而不真实。
18.初出茅庐 题源:《史记·秦始皇本纪》形容刚刚进入社会或刚刚开始工作时。
19.漫不经心 题源:《韩非子·宛丘》形容做事不认真对待。
20.井底之蛙 题源:《列子·汤问》形容见识狭隘,眼光短浅。
21.触类旁通 题源:《说文解字·比部》 类似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以引申推理。
22.画龙点睛 题源:《史记·张骞传》 比喻在文章、事物中最关键最精彩的部分。
23.豪放不羁 题源:《原是征》 形容性格开放,不受禁锢,不拘束。
24.勾心斗角 题源:《史记·陈涉世家》 形容争斗、阴谋、私心用心居多。
25. 悔过自新 题源:《汉书·淮南田文传》悔改过错,改过自新。
26. 千斤顶 题源:用力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工具。
27. 玩世不恭 题源:《论语·子罕》不把世事看得很重。
28. 玩物丧志 题源:《李嘉诚首场创业讲座文字实录》 指那些以玩物为职业或不断玩弄新奇事物的人会毁灭自己。
29. 老马识途 题源:《典章篇注·兵录篇》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于自己所熟悉的地方更加了解。
30. 半信半疑 题源:《孟子·公孙丑下》 形容对于事情只信一半,半信半疑。
31. 骑虎难下 题源:《战国策·易经》比喻陷入困境,难以退让。
32. 敬而远之 题源:《礼记·中庸》 礼貌地保持距离,不亲近。
33. 长此以往 题源:《后汉书·霍光传》表示事情长时间会继续下去。
34. 掩耳盗铃 题源:《明儒学案·杂拾遗》 反复执行错误的行为或对事实不现实的回避态度。
35. 临渴掘井 题源: 《史记·苏秦列传》 比喻临时做准备,或者为了回避危险。
36.脚踏实地 题源: 《子虚赋上》比喻做事情实实在在,认真努力。
37. 漫无边际 题源:《山海经·荒神》形容范围无边无际。
38. 一无所有 题源:《庄子·齐物论》 表示什么也没有,一贫如洗。
39. 出口伤人 题源:《庄子·大宗师》 形容说话伤人,冒犯别人。
40. 掉以轻心 题源:《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不用心认真对待。
41. 门可罗雀 题源:《典礼·仲尼颂》 形容门户冷落,没人经过,门外很少有人来串门。
42. 暗无天日 题源:诸子百家(战国) 形容环境阴暗,没有一丝光亮。
43. 摸不着头脑 题源:《礼记·礼运》 每一天的心情都不同。
44. 孤苦伶仃 题源:《战国策·燕策》 形容孤寂无靠。
45. 唇枪舌剑 题源:《韩非子·主道》比喻吵架或用语言伤害对方。
46. 不二法门 题源:《法华经上品》 形容一种方法和途径别无二致,毫无他法可用。
47. 始作俑者 题源: 《史记·项羽本纪》 引申为首先开创某种事物的人。
48. 磨杵成针 题源:《列子·汤问》比喻长时间的努力一定能够成功。
49. 东窗事发 题源:《水浒传》 形容阴谋、计划被揭窃露。
50. 日久见人心 题源:《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日子久了,大家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真正的思想和品格。
51. 五体投地 题源:《淮南子·修养训》 形容对某个人十分崇拜。
52. 意气风发 题源:《韩非子·五蠹》形容精神,意气振作。
53. 旧瓶装新酒 题源:《范仲淹别乔君书》指不变动外观但内部内容已经更换。
54. 自顾不暇 题源:《离骚》 指忙到无法同时顾及别的事情。
55.花钿委地 题源:《论语·八佾》 意思是可堆积 ,杂乱,摆放悬挂。
56.大敌当前 题源:《汉书·袁盎传》 形容情况紧急,强敌在前。
57.牛头马面 题源:民间文化 形容凶恶的相貌。
58.为非作歹 题源:《列子·点木蔗》 形容做坏事。
59.守口如瓶 题源:《过秦论》 意思是保守秘密,不泄露口风。
60.羊入虎口 题源:《问刍》 比喻进入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