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刘邦让韩信点将,韩信却用相对较少的兵力达到了胜利。成语“韩信点兵”由此而来,用来形容调动兵力巧妙、用兵如神。成语“掩耳盗铃”由此而来,形容故意闭眼塞耳,不注意真实情况,犯错误。成语“文治武功”由此而来,形容以文化教育为主导并与军事力量相结合来治理国家。成语“守株待兔”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不努力积极,只是靠着运气等待成功的行为。
1. 韩信点兵:传说战国时期,韩信因为年少英俊而被刘邦招为幕僚。有一次,刘邦让韩信点将,韩信却用相对较少的兵力达到了胜利。他用一块泥巴画出军营,将兵分为虚实两队,迷惑了敌军,取得了胜利。成语“韩信点兵”由此而来,用来形容调动兵力巧妙、用兵如神。
2. 掩耳盗铃:相传有一个人想要偷铃铛,他用自己的手遮住耳朵,然后从某个人家里偷了铃铛。离开后,这个人目睹另一人突然向他跑来,手中拿着铃铛,他吓得逃跑,却没意识到自己其实是铃声所引导。成语“掩耳盗铃”由此而来,形容故意闭眼塞耳,不注意真实情况,犯错误。
3. 文治武功:北齐末年,后者及北周初年,萧珍之積極倡導中國傳統的“文治”思想,主张用文化、教育、法律规范等方法来治理国家,鼓励人民努力学习、进修文化知识, 提倡“以文臣为本”,以文化为基础支柱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成语“文治武功”由此而来,形容以文化教育为主导并与军事力量相结合来治理国家。
4. 拔苗助长:传说古代有一个农民,他看着自己种的稻苗长得很慢,他不耐烦,便用刀割下别人家的稻苗上的一小部分,再插进自己田里,希望能够加快稻苗的生长。结果,他的稻苗反而比别人家的更慢成长,最终无法收割。成语“拔苗助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
5. 守株待兔:传说有一个农夫种了一棵树,正好有只兔子躲在树旁边的树洞里。农夫每天清晨都会去刨树根,期待兔子会从树洞里跳出来。某天,正好一只兔子从洞里跳出,被农夫抓住了。成语“守株待兔”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不努力积极,只是靠着运气等待成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