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7年,齐国公子田忌与晋国公子赵盾竞赛马匹,田忌先出发,其马“千里驹”领先一马。田忌想到计策,先用次马赛得多一匹马的战利品牛,然后再用最后一匹赛前领先的千里驹与之比赛,以此来减小输的概率。最终田忌胜利,形容及时补救已发生的差错。有人在宫廷明明看到是鹿,但被赵高故意误导说是马,宫廷大臣中只有一个人不敢怀疑赵高的话,其他人都感到困惑和被愚弄。
1. 亡羊补牢:源于《战国策·齐策四》。公元前277年,齐国公子田忌与晋国公子赵盾竞赛马匹,田忌先出发,其马“千里驹”领先一马。田忌想到计策,先用次马赛得多一匹马的战利品牛,然后再用最后一匹赛前领先的千里驹与之比赛,以此来减小输的概率。最终田忌胜利,形容及时补救已发生的差错。
2. 百步穿杨:源于《左传·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51年,宋国襄公在射箭比赛中,一举命中了距离百步外的箭靶的中心,取得了胜利。形容射箭技艺高超,精准无误。
3. 画饼充饥:相传古代有一个画家,因为饥饿而画了一幅美味的饼,想象这幅画是真实的食物来饱餐一顿。形容做出一些无法实现的美好事物来安慰自己。
4. 抛砖引玉:出自《论语·里仁》。孔子说:“吾非教而诲,非劝而喻,反复而不厌,诲人不倦。”形容通过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来引起他人发表更有价值的意见或观点。
5. 指鹿为马:西汉时期,赵高刚刚掌握权力,想要用这个机会来测试人心。有人在宫廷明明看到是鹿,但被赵高故意误导说是马,宫廷大臣中只有一个人不敢怀疑赵高的话,其他人都感到困惑和被愚弄。形容故意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欺骗他人。
6. 李代桃僵:唐朝时,宰相李泌白天被宫廷上禁止出宫,他见到自己的朋友寇准倒在路上,李泌就让寇准躺在自己的马上,装作是自己患病,借以离开宫廷。形容替别人甘冒风险、挡子弹。
7. 铁杵磨成针:相传古代有个名叫李白的穷人,他天天磨着一根铁杵,想要磨成一根针。人们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仍然坚持下去,并最终真的磨成了一根针。形容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努力,最终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8. 纸上谈兵:出自《岳阳楼记》。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纸上的理论与实际执行相比,总是显得不够深入和实际。形容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了解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