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晋公子重耳开始阅读书籍,后来成为晋国的著名君主。出自《史记·李斯列传》中一个关于楚军与秦军对峙的故事,楚军大将项羽推崇的刘邦因深知自己力量的不足,所以躲在鸿门宴后坚壁清野,埋没才能,韬光养晦。最后在适当时机,刘邦考察军容革新,联合各方起事,顺利取得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1. 守株待兔:原本指的是一位农夫守着树桩等待兔子从自己前面经过,比喻只靠等待而不积极努力,后来演变成形容一个人因为过去的一次侥幸成功,就一直沉溺于此,不思进取。
2.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过分多疑,源于《史记·陈胜吴广传》故事,陈胜被刺客瞄准时杯子掉了,他以为有毒蛇,遂以剑斩之,实则并无毒蛇。
3. 开卷有益:指读书可以获得知识和启示。源于《左传·宣公四年》的一则故事,晋公子重耳将计划起兵追求国力,鲍叔牙劝说他识书记事,晋公子说:“我立志投身于革命,何必去研究古书?”鲍叔牙说:“学问可以使人认识事理,读书不可不读。”于是晋公子重耳开始阅读书籍,后来成为晋国的著名君主。
4. 望梅止渴:比喻在现实困境中通过寄托向往来安慰自己。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中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故事中一位士兵在边境守卫时非常口渴,但无水可饮,他眼看榴莲树却以为是梅树,想象吃梅的快乐,由于寄托了对梅的想望,不再感到口渴。
5. 韬光养晦:比喻对自己的才能或力量及其外界的条件予以埋没或隐藏起来,以求得保护,借此才能在适当时机有所作为。出自《史记·李斯列传》中一个关于楚军与秦军对峙的故事,楚军大将项羽推崇的刘邦因深知自己力量的不足,所以躲在鸿门宴后坚壁清野,埋没才能,韬光养晦。最后在适当时机,刘邦考察军容革新,联合各方起事,顺利取得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