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准备发动一场反击战,但韩非子告诉他说齐国就要攻打他的东阳,提醒他分兵防守。勾践对此表示怀疑,韩非子问他开展战争胜利的胸有成竹,并随手拿了一束竹子调皮地插在桌上。随后,韩非子以这束竹子比喻战争计划,认为只有胸中有画出竹子的人,才被称为"胸有成竹"。勾践向陈胜、吴广学习,不因战事陷入困境而焦虑和颓废,最终击败了齐国,重新夺回失地。
成语"胸有成竹"来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右》。字面意思是胸中有画竹子,形容已经有了一定的谋划和打算,对事情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把握。
这个成语的典故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和越国的国君勾践之间。勾践准备发动一场反击战,但韩非子告诉他说齐国就要攻打他的东阳,提醒他分兵防守。勾践对此表示怀疑,韩非子问他开展战争胜利的胸有成竹,并随手拿了一束竹子调皮地插在桌上。随后,韩非子以这束竹子比喻战争计划,认为只有胸中有画出竹子的人,才被称为"胸有成竹"。勾践向陈胜、吴广学习,不因战事陷入困境而焦虑和颓废,最终击败了齐国,重新夺回失地。
"胸有成竹"是指事先经过周密的计划而对事情有十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这个成语后来广泛应用于形容人对待工作、学业或其他事情时有把握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