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刻舟求剑: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描述齐国的孟尝君在划船过河时,剑掉入水中,但他仍然把船停下来追寻剑。意为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故事成语及其出处:
1. 画龙点睛:出自《帝王业》中的故事,意为在画龙时点睛,形容在事物最后关键时刻做出精要的补充。
2. 刻舟求剑: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描述齐国的孟尝君在划船过河时,剑掉入水中,但他仍然把船停下来追寻剑。形容固执迂腐,不注重实际情况。
3.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中的故事,描述秦始皇的丞相赵高把一只手托起,声称这是一匹马,借此欺骗皇帝。意为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诸葛亮三次登门拜访刘备时,为了说服他出山帮助治理乱世,被比喻为屡次求才。
5. 望梅止渴: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曹操围困卧龙诸葛亮,亮以望梅忍饥的行为来阐述自己有奇思异想。意为通过寄托思念或想象来消除渴望的焦虑。
6. 守株待兔: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描述一农夫在庄稼地里偶然杀死了一只兔子,自此之后天天守在株边等待兔子上钩。比喻坐待不劳而获。
这只是其中几个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成语也是出自历史故事,不过具体还需根据成语具体含义来判断是否来自于历史故事。